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之下,你在哪些事情上妥协了?
疫情,个人信息,信息疫情之下,你在哪些事情上妥协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疫情之下,你在哪些事情上妥协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过这次疫情之下,让大家有很多想法。
1.大家都在家里住了两个多月。在家里陪伴父母、陪伴孩子,虽然有时候发生过不愉快的争吵, 但是彼此的内心还是很快乐的。就像这次出门的时候,妈妈都舍不得,我说没有钱,你养我啊!妈妈开心的说,我就是讨饭也要养你们啊!顿时眼泪直流。
2.出外打工的朋友也遇到了难题,一方面国外疫情很严重,导致很多企业,工厂没有订单,工厂放假。打工者没有收入就会选择回家发展,在家乡起码吃住不用愁。知道工厂打工终究是没有前途的。
3.天灾人祸人力无法阻挡,这也让大家明白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要去破坏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发生以来,大家是不是发现去哪都要登记个人信息呢?前期可能是有人手动登记你的身份证、姓名和手机号,而后续则逐渐演变为了流行的大数据扫码。时至今日,基本上人人都必须有健康码才能进出社区、商场和公司,才能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没有码或不扫码,几乎寸步难行!
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登记个人信息无疑是必要的,而扫码相比手动登记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和准确度。但不管是扫码还是手动登记,个人信息一旦落入到他人之手,多少还是会引发人们的担心。当前特殊时期,可能更多人只关注到扫码的便捷性,而如果疫情过去,相关数据隐私安全又该如何保障呢?
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有的意识和思考。
因为就算在平时,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各种APP或扫码产品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让人困扰不已、防不胜防。而在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更是多次曝出了个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这更加警醒我们不可大意,要未雨绸缪。
例如据深圳电视台报道,日前该地区某街道社区网格人员就曾将居民登记表发在小区微信群,导致其中记录的600多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公之于众。虽然后续报道显示未酿成严重后果,但如果被不还好意之人或非法分子获取去,后果还是不堪设想。
同时据新京报统计发现,武汉相关人员的信息泄露更为严重。春节期间,不少地方在利用大数据摸排武汉返乡人员信息时,都曾发生隐私信息泄露事件。好多从武汉上学返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曾在居家隔离期间常常收到微信好友请求或者来自陌生人的谩骂短信。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疫情期间因扫码等导致的个人信息隐私泄露事件不在少数,同时其所带来的影响也着实不小。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除开必须登记个人信息以便更好防控的客观因素外,主要还是技术提供方、信息管理方等对于数据信息处理的不到位和不合理。
首先对于技术提供方来说,他们的扫码产品只注重和强调了注册使用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却没有对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和保存做出详细说明。
面对我们在注册时所提交的大量个人信息,技术方并未明确给出具体解释和说明,只是一昧的收集了去。可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章有关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爱人之间就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疫情的肆虐,2020年的开端显得不那么美好。金钱、家庭、工作、只要自己有点不舒服,咳咳、就害怕了,害怕没有,更害怕失去。
害怕怕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之下,陪伴孩子几个月(被动),才开始认真和他们相处。才发现孩子们的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忆,令人反思。才发现,自己活到三十多岁真的是白活了。总在奔波,却总得不到快乐和心安。以前总以老爸要赚钱,很忙为借口不去细致的关心,简单粗暴的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好好锻炼。真正的二十四小时天天相处,才让我焦虑了多年的心境平复下来。毫无疑问,我是爱他们的,他们也爱我,包容我以前时不时的坏脾气(只能包容)。我失去了几个月的工作时间,但是我得到了金钱买不来的快乐,也感觉自己变得年轻了。所以,我要说我没有在疫情之下妥协什么,而是我以前妥协得太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