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日全国哀悼日,你的心情怎样?有何感言?
疫情,英雄,生命今日全国哀悼日,你的心情怎样?有何感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在1969年后,中国为逝世的外国领导人降半旗的频率大幅降低,其范围也不再是“全国各地”,而主要为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和外交部。
在《国旗法》出台之前,为哪位外国人下半旗志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意识形态以及国际政治环境,从斯大林到胡志明,受到下半旗待遇的大都是与中国亲近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随着意识形态淡出国家政治,下半旗需要有明晰的法律制度。
如何下半旗?
下半旗,并不是将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处,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处。那么,如何下半旗呢?
《国旗法》规定,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志哀”还是“致哀”?
从文字意义上看,“致”是送达的含义,“致哀”就是用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哀意,传达的对象是确定的。而“志”是铭记、铭刻的含义,“志哀”就是以某种方式或活动来哀悼,哀悼对象不确定,比“致哀”要严重,比如:下半旗志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致哀”是专指个别的某一次的哀悼行为,“志哀”则是集体的大型的表示哀悼的方式。
下半旗的源起
下半旗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哀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志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
作者:大左说
欢天喜地过大年
老人小孩尽开颜
忽如一夜疫情来
一声令下抗新冠
中央指示方向明
地方执行快准狠
连夜封城是关键
有效切断传染源
非典功臣钟南山
八十高龄再出征
医生护士奔武汉
感染画面上千万
九零零零齐上阵
担任救治排头兵
火神雷神七天建
创造历史新奇迹
方舱医院十一所
解决病患十万余
人民军队子弟兵
军机军医当先锋
军民鱼水一家亲
国家有难心连心
爱心企业伸援手
捐款捐物做保障
误啥不能误教育
线上直播来授课
誓死打赢攻坚战
省市县乡都设卡
警民医护齐上岗
村乡干部往前冲
人民群众听指挥
家家户户不串门
出门就把口罩戴
进门先把手来洗
齐抓共管显成效
新增病例天天降
感谢伟大共产党
五星红旗齐飞扬
华夏大地五十载
区区疫情算何灾
泱泱大国血浓水
春暖花开疫必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而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情肯定是沉重哀痛的。
回看我国古今多少英雄们,为了兴国牺牲自己,再看如今众多消防员,警察,医护人员以及无名英雄们为了使命,信念舍己救人。试想,这需要多大的奉献精神,才能够无谓牺牲,驰骋在一线,我想还是他们心中的那股爱国情怀,怜悯心,勇敢劲,在推动着他们向前,救人,可能当时他们心中也会滑过一丝的害怕,但终究抵不过他们的无私奉献。所以我们现在能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感谢他们的付出,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安稳和谐,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是他们不畏艰险,才有我们现在的国泰民安。感谢有名无名英雄们,谢谢你们的不畏牺牲,才有今天强大的祖国和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听着鸣笛声我哭了,脑海里全是那些我不认识但是又熟悉的面庞…多么年轻,多么优秀,多么儒雅,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在关键时刻,他们品行更是如苍松,如翠柏!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我们深切哀悼抗疫烈士和逝世同胞,今天我们在春天里,是抗疫烈士的前赴后继换来的,岁月静好是每个人的期待,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们何曾停下去危险中的脚步!
生命诚可贵,国家更重要,从古至今爱国志士用生命书写着自己情怀,祖国,为你我愿意!
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民如此团结,如此长情,祖国在遇到危险时,才有钢铁长城来抵挡,来保护!
祖国,此生是你的孩子,来生还为你站岗!
再次深切哀悼抗疫烈士和逝世同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