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的身份证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用途?
身份证,牙牌,官员古代人的身份证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用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近年的考古研究发现,从明代开始,“身份证”已经由官场向社会扩散推广了,社会上的一些显贵也开始视持有“牙牌”、“腰牌”为一种荣耀。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就有“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的记载。可以想见,当时,“牙牌”像今天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一样受到举国上下的推崇。
清代时,牙牌少了,腰牌多了,而且腰牌上的个人信息更全面了: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等,高级点的腰牌居然还刻有持牌人的面部特征!一即使腰牌丢失被他人捡到,也无法冒用!其“防伪手段”之高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时,身份证制度发生了一次大的变革,从腰间提到了头顶一官员除了“腰牌”作为“身份证”之外,还发明了另一种“身份证”一顶子,也即帽珠。这当然和清代的服饰有关。顶子的材质有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阶层不同,帽珠的材质自然也不同:一品大员,帽珠为大红顶子;乡村秀才,帽珠为铜制顶子;普通老百姓无级无品,就用绸缎在脑袋上打个帽结。所以,人们在街上遇到了,一见对方头上的顶子,便知其“身份”了。为了抬高身份,一些富商便指钱使银“捐”个顶子,办个假“身份证”,于是一些影视作品中才有,了“红顶高人”“红顶乡绅”的称谓。
总结:身份证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的专利,身份证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我们不必对此惊讶,作为见证历史变迁的社会人,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不要以为身份证是现代才出现的。中国人拥有身份证的历史超过2000多年,比西方上帝的年龄还要长。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出现于东周时期的秦国,也就是商鞅变法之后就出现了,当时的“身份证”叫照身贴。
著名的“商鞅变法”,其中一条是编录户籍: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其中的户籍凭证便是出自画师的贴身照,包括姓名、职业、照片和公章,类似现在的身份证。可悲的是商鞅自己在逃亡时,正是因为没有携带户籍凭证,无法住店。被抓住以后五马分尸,也就是著名的“作法自毙”。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没经过一个国家,就要拿着度牒去通关,度牒就是他们的身份证。度牒在唐代成为祠部牒,上面详细记载了僧侣的籍贯、俗名、年龄,所属寺院等信息。
除度牒外,囚犯这一特殊群体,也需要特殊的身份证明——刺字,在脸上刺字是古代惩罚凡人的一种方式,也称“黥刑”或“墨刑”,秦末汉初的名将英布,因为受过黥刑,所以又叫黥布。
到了隋唐的时候,当时的朝廷给官员们发放了鱼符,上面刻了自己的姓名、职位以及品级。武则天的时候,鱼符又被改作龟符,其用途也跟鱼符一样。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再加上一些朝代对于户籍制度不够重视,所以逐渐形成了达官贵人等一些有身份的人专用的“身份证”。
当然,对于这些有身份的人来说,这些“身份证”就不仅仅是身份证明了,甚至成为了一种权力的象征。比如可以用来调动军队的“虎符”。
身份凭证信息最全的时期要数清朝,包括“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甚至还有特别注明身份证的用途,位高权重者还会记录面部特征。设立的身份证明“腰牌”甚至具有了通行证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期,叫照身帖。这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的。据说这照身帖是由官府发放的,长相嘛,就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这个照身帖是国人的身份象征,必须持有,否则就会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中国古代身份证主要是以下几种:
1.等级身份证。2.职业身份证。3.临时身份证等。
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
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 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拥有身份证的,那年头有身份证的, 确实是“有身份的人”!
据说最早的政府官员身份证,出现在隋唐时期。名叫“鱼符”。鱼形,分两瓣,中用丝线穿,可挂载腰间。质地多为金属和木制。上面刻有官员姓名,所在衙门和官居品级。六品铜质,五品银质,三品以上为金质。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五品以上才配有。
当时,高官的“鱼符”都是用黄金做成的,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低一级的官员的“鱼符”是用银子做成的;更低一级的官员则是用铜来制作“鱼符”。“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使用。
唐代特别重视“身份证制度”的推广,连高句丽、安南这些蕃国使者也统统都发给不同样式的符,蕃国符以雌雄来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有12块之多)交给蕃国来使带回去。再有来臣,则以雌雄符相合来证明其真实身份。
武则天将李姓唐朝改为大周时,改用龟符。留下了一个特流行的词汇——金龟婿 。
到宋朝时,用“鱼袋”,就是在袋上用金银直接饰以鱼形 “金鱼袋”与“银鱼袋”,根据官员的品级而定。出入宫廷的官员,还要使用腰牌。宋代的这种特殊通行证,在明代被普遍推行。
上一篇:谁知道我发的文章和视频,阅读量怎么提高不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