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天全球确诊人数超过100万人,你觉得最终确诊数字会达到多少?
人数,疫情,印度今天全球确诊人数超过100万人,你觉得最终确诊数字会达到多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你觉得最终确镇人数会达到多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全球确诊人数超过100万人,你觉得最终确诊数字会达到多少?
今天,2020年4月3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确诊人数”超过100万人。
这里我们先不说最终“确诊”数字,先来说说这个超百万的“确诊人数”。
超百万的“确诊人数”,没有多大意义
国内广泛使用的“确诊人数”这个说法,而“确诊病例”的概念是指有发烧、咳嗽,咽喉疼痛等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同时病原检测呈阳性的临床病人。
日前,卫健委的文件明确指出,近来引发关注的“无症状发感染者”不归于“确诊病例”范畴。
而无论是“确诊病例”,还是“无症状发感染者”都属于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而国外报告的我们称之为“确诊病例数”的,其实就是“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进行检测。
我们知道,我国首开针对传染病的大检测先例,检测对象主要包括:
在武汉等疫区,有发烧、咳嗽,咽喉疼痛等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怀疑可能感染的人,检测为了帮助确定诊断,指导治疗和隔离;
其次,对有与确诊患者接触史,或者疫区旅居史的人进行筛查,以找出感染者,指导隔离和必要时的治疗。
另外就是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疫区旅居史的人的密切接触者。
总而言之,筛查检测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找出感染者,除了进行必要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对所有感染者进行强制性隔离,以彻底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我国采取的是一个控制传染病传播最原始最笨的,但同时也是最可靠的办法。
这就是我国在武汉大暴发的背景下,能够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完全控制住如此超级疫情的制胜法宝。
前面我已经吹过水了,这一成就改写了教科书,前无古人,还极大可能后无来者。
同时,在我国,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之和,可能接近于我国实际的感染人数。
韩国也采取了广泛检测的策略,目的也是尽可能检出感染者进行强制性隔离,以尽可能控制(尽管不是完全阻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抑制疾病的传播。
因此,韩国虽然也取得了成功,但是,疫情似乎并没有完全控制。
这样,韩国检测阳性的人数也可能接近于其实际的感染人数。
反观以美英德法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他们在疫情被宣布为大流行后采取的是缓解策略,就是在加大社会疏离程度基础上允许疾病在社区自由传播,除了有住院需要的病人外,并不主张对感染高风险人员进行全面筛查。
因此,他们的检测主要是为了对重症患者确定诊断,指导治疗。
换言之,并没有将检测作为一种防疫手段。
这也是这些国家疫情之初,检测阳性人数增加缓慢的原因之一。
只有在进入3月份下旬,感染人数快速增加,更主要是舆论压力下,才开始进行相对广泛的检测。
但是,他们并不会对检测出来的阳性者进行强制隔离,即使检测阳性,只要没有严重症状,既不收治,也不强制隔离,仅仅希望人们“靠自觉”执行居家隔离。
也就是说,他们的检测,既不是针对所有感染高危人员的全面筛检,检测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应对舆论压力的为了检测而检测。
因此,美德法等为代表国家后期的大检测除了给全球“确诊人数”加码外,对于防疫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
检测阳性人数不代表实际感染人数
由于检测的目的不是为了以强制隔离为目的的全面筛检,大多数人的检测其实是一种自愿行为。
比如,图示就是法国人排起长龙等待检测的场景。
因此,这些国家检测阳性人数根本不能代表实际感染人数。
多数专家认为,实际的感染数人数可能是检测阳性人数的5到10倍。
而在答主看来,即使是10倍也是相当保守的。
因为,直到今天,这些国家的检测套件供应仍大大受限,检测的范围相当有限,很多有检测意愿,甚至头明显症状的人也没有获得检测。
“确诊人数超过100万人”,背后意味着全球实际感染者人数至少需要乘上10
基于以上理由,检测阳性的所谓“确诊人数”仅仅是实际感染人数的一小部分。
即使以保守的估计,实际感染人数也是检测阳性人数的10倍,或更高。
这也就说,“确诊人数超过100万人”,意味着全球感染人数或者已经超过千万。
类似COVID19的大流行,全球感染者至少5亿起步
COVID19表现出的流行病学特征让全世界的科学家达成了共识,其传染性远远高出流感。
而人类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全球大流行的经验几乎全部来自流感。
可以与COVID19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1918大流感和1957大流感(大概还差半个身位)。
据估计,1918大流感约造成当时全球19亿人口中10亿人感染——这也是很多专家们口中流感大流行造成全球60%人口感染的依据;
而1957大流感,由于年代稍近,又发生在和平年代,资料记录更详实。据估计,这次流感在人群中的感染比例大约30%——这也是专家们说流感大流行造成全球30~60%人口感染的另一个依据——相当于造成全球8.7亿人的感染。
COVID19大流行最终疫情规模至少看齐1918和1957大流感
日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模型推演显示:
如果不加干预,COVID19将在250天内,造成全球几乎所有人(近77亿总人口中70亿)感染,4000万人死亡;
如果采取英美的缓解策略,则会造成约一半人的感染,和约2000万人死亡;
如果早期采取积极的抑制(遏制)策略(大致类似韩国的策略),将造成4.7亿人感染,186万人死亡;
而同样的遏制策略稍有延迟,感染人数就会激增到24亿,死亡人数激增到1045万。
因此,我们即使给予最为保守的估计,如果全球都采取西方国家这样的防疫策略,
COVID19大流行最终疫情规模至少看齐1918和1957大流感,在全球造成10亿人感染。
因此,现在这个“确诊”100万人,真没有多大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终数据,须看全球各国,对抗击疫情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才可决定它的结果。
上一篇:工厂2019年欠了我两个月的工资,我有什么办法要回我的工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