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有没有经历过由于借钱所引起的内心刺痛?
的人,的钱,还钱你有没有经历过由于借钱所引起的内心刺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不管是向别人借钱,还是被别人借钱,有没有因为借钱而内心刺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这段经历体验更加坚定我去开创自己事业的理由和信心:另一方面重新建立自己对金钱财富的认知,激发了对创造财富,管理支配财富能力的学习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我更深刻理解了施与受的心态把握!
金钱是有能量的,快乐的赚钱,开心的花钱,才能吸引更多的钱宝宝!
每个人都是个人宇宙无限公司的拥有者和运营者,用心去做一个感恩的人,守承诺,负责任,自律担当的人,努力成为一个值钱的人,以爱和平喜悦自由的能量吸引倍增金钱财富[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借钱不还可以说是普遍现象。据说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在坊间很是流行:“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给别人钱。向别人借钱会丧失尊严,借给别人钱会人财两空。”和咱们中国人常说的“借钱是花钱买仇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就借钱不还这事来说,东西方的人性没有什么两样。
单纯地骂这些人“无耻”、“败类”,可能有所偏颇:这世界上有这麽多无耻的人类麽?从心理学的角度,借钱不还是一种倾向,说得严重一点,是人性的弱点,甚至有可能是一种本能。这里面有两方面的道理:
1)借到手的钱会更值钱:还钱很吃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甲组每人发放一个杯子,乙组不发放。
接下来,问甲组的人多少钱可以卖出杯子,乙组的人愿意花多少钱来买杯子。实验结果是:甲组的人表示低于5.25美元不卖杯子,乙组的人表示只愿意花约2.5美元来买杯子。
而实际上,杯子的价值在4美元左右。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禀赋效应,即当你拥有一样东西之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高于你没有拥有它时。
参考上面的试验,甲借出10000元钱给乙。还钱时,乙心理感觉甲只借出了6250(10000*2.5/4)元,而自己却要还13125(10000*5.25/4)元。而同时,由于“失去”,甲心理感觉自己借出了13125(10000*5.25/4)元。
简言之,由于禀赋效应,借到手的钱会更值钱(约为原值的1.3倍),如数还掉很吃亏,大约归还原值的六层左右就可以找回心理平衡了;同时,借出去的钱也会更值钱(约为原值的1.3倍),要不回来同样很吃亏。
于是欠钱者倾向少还钱或不还钱,而债主则倾向“步步紧逼”。
2)把对方想象成坏人就是最佳策略:坏人的钱还用还麽?
从前面的试验可以看出,由于借到手的钱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会觉得更值钱,如果如数还掉,那不是吃亏了。最好是少还钱才能让自己心理平衡。而既然少还钱和不还钱同样都是得罪朋友,那就干脆不还钱了。
但这里面肯定有道德负罪感。怎么降低这种负罪感呢?把对方想象成或者逼成坏人就成了最佳策略,坏人的钱还用还麽?
于是,各种“幻象”来了:
1)他要债的脸色好难看,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2)说话声音也不对,好像含有侮辱性的暗示;
3)怎么整天催啊,就欠你几个臭钱,整天阴魂不散;
4)佗平时挺大方的,这会儿怎么这小气,难道跟我有仇?
5)佗不缺钱啊,干嘛非这会儿要?
然后,各种“幺蛾子”上场:
1)咱俩关系不好你会借钱吗?可是咱俩关系咋形成的?我帮过你啊!你没我帮助会有今天?所以你能有钱跟我有很大关系,我也贡献了资源、才智,这点钱哪够!
2)你有钱,是你运气好,命好,我暂时差一点,你不要那么小气嘛!
3)本来就要还你,你特么催得人太烦,几个鸟钱儿?做人不能这样!越催越不还,能咋的?
4)不要落井下石,谁还没个难处?我是暂时紧一点,你却把人逼到墙角,还带有侮辱性语言!我TMD不就借你俩钱儿么?如果就事论事还好,你跟我玩人格侮辱,我必以牙还牙!
5)真不地道,借我俩钱到处宣传,把自己当救世主,这本是咱俩隐私,你却把此事当成踩我的把柄,极不厚道!几个破钱跟人格比起来算毛!老子还真就不还了,怎么着吧?
6)当初借给我时说不着急,没事,现在怎么又着急有事了?装B呀!就冲你这小气劲,就偏不还钱,怎么着吧!
7)当时要不是借你钱,老子会投资上当吗?现在这股票跌成狗蛋了,害得我赔进去更多,血本无归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8)你当时那脸色,把老子当讨饭的一样。不就借个钱吗,刨你祖坟了?你这种侮辱人格的货色,还想要钱,滚犊子!如果向我赔礼道歉,可以考虑还。(都这份上了,知道对方肯定不会道歉);
9)你以为我不知道你那些钱怎么来的?坑蒙拐骗贪污来的!俺没举报你算是对你客气,还想要!
10)你家房车娃情人啥都有,俺还在打拼,不是不还,是真的手紧,宽限宽限吧,俺会加倍偿还的,不要逼人太甚,否则鱼死网破……(上述“幺蛾子”摘自 杰克船长《借钱不还的心理学》,有编辑删减)
终于,恼羞成怒,撕破脸皮,成功把对方逼成了“坏人”。这下好办了,还钱是助纣为虐,不还钱才是“正义”、“正当”。带着满满的正义感,花着别人的钱,那感觉叫一个倍儿爽?!
什么,你说我失去了友情(亲情)?鬼才愿意跟一个坏人做朋友(亲戚)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正在经历中,煎熬,自卑,难以启齿。现在已慢慢好转
上一篇:男生分手后会对为他打过胎,他真心爱过的人愧疚吗?会不会复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