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五年级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现在有点管不住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作业,家长五年级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现在有点管不住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简单的描述,在启涵心理(FDSP)看来,透露出两个问题:
1.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
作为五六年级的孩子,竟然对作业和考试卷都不动笔,很难想象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前期的父母都忙着什么去了?现在开始着急起来!至少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关心的。
2.孩子对学习结果的不关心
孩子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父母的引导关注不足,孩子自然对学习结果漠不关心。可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现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建议一二,希望父母切实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来!
俗话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启涵心理(FDSP)提醒:要使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习惯,除了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一般而言,习惯的养成要经历3个阶段:
1.制度制约阶段 此阶段需要他人督促提醒,行为略显被动,却是必经阶段。例如孩子回家后及时做作业,有时还需要家长提醒,逐步养成习惯。
2.自觉行为阶段 行为由他人督促变为自我督促,这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例如,孩子到家后自我提醒,赶紧做好作业。
3.自动行为阶段 行动已经自动化,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例如,孩子到家第一件事打开书包做作业,都则自己就会觉得不舒服。这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才算真正养成了。
习惯养成中家长该怎么做?
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并且得一点一滴地努力,坚持不懈,才方见成效。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家长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作业要求。学习方法研究表明,学习的目标愈具体,用功愈有效。家长要事先了解孩子作业量并估算一下时间,经过与孩子商议后确定作业在具体什么时间完成。确定几分钟能做对几题,拟定以时间、量、质为基准的具体目标,譬如字迹清晰、端正,大小适中。在完成作业之前,不允许看电视或玩耍。
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也写得认真就算达标,家长应予以鼓励。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孩子故意拖拉没完成作业,以没收作业本作为惩罚。这招一定要慎用,且需事先与老师取得联系,请老师作好配合公开批评成,让孩子明白作业不能完成自己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其次是科学检查作业。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作业检查重点,一、二年级的孩子,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三年级以后的孩子,重点检查孩子做题的思路。检查语文作业,发现错别字,只在下面画个小圆点,由孩子自己查字词纠正;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作文注重思路的启发和结构的把握,平时引导多观察。
如果家长检查到错题,也要注意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提醒“这儿好像做得不对,你自己再去检查一下好吗?”。等到中后期孩子作业质量上来后,家长还可以故意犯个错,明明孩子做对了还表示怀疑,经过检查后装作恍然大悟原来家长做错了,增加孩子的自信,也为放手孩子独立学习做好铺垫。
最后是营造宽松作业氛围。当孩子作业时,家长尽量走开给孩子独自完成作业的空间。让孩子独处,不要给孩子造成有机会依赖家长,什么都问,要让他独立思考。
孩子的一个小习惯的培养,往往需要家长和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好习惯要一步一步的来做,做家长的要有耐心,不能性急。
孩子的成长总是在曲折中往前发展,其中难免经历反复与倒退。家长尤其要控制好自我情绪,切忌总是盯着孩子的问题看,严禁用责怪、数落、抱怨的语言说教他,要知道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孩子的坏习惯。只要孩子每天有一点进步,就是值得高兴和称赞的事。
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性格养成及习惯养成是一个逐渐长期的过程。孩子从小跟爷爷奶奶一块长大,有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儿都比较惯。现在你发现了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管不住。可能你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陪着孩子逐步的改善。
小学初中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非常关键时期抓住并管理好,这段时间对孩子的终生都会受益。
第一建议你从生活中的习惯开始,逐渐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就像你说的,还是偷偷玩游戏,可以通过一定的策略让孩子做一些你认为习惯好的事情,换取一部分玩游戏的时间,逐渐的减少他玩游戏的时间。
第二可以带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找到孩子除了游戏以外其他感兴趣的项目。比方说尝试让孩子接触篮球,足球,绘画,下棋等各种业余爱好。通过业余爱好逐渐找到他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去培养他。
第三需要家长长期的坚持培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习惯,绝对是一个坚持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你所想象的结果。家长要有耐心并且坚持去培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说一切还来得及。我们之所以特别害怕孩子玩游戏,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制力做到玩一会就停就去学习,会耽误学习。
我建议作为父母首先应当从心里上开始帮助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前期需要父母花大量时间陪伴、了解、沟通(千万不要打骂,责备、讽刺)了解孩子玩的游戏叫什么名字,他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玩的过程是否会碰到苦难,什么苦难,(大部分是装备不行需要钱充值)父母可以为他做点什么?如果孩子说需要钱充值,那么很好的机会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