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晚清时,各列强在大举入侵前都以什么理由向清政府索赔的?
条约,列强,鸦片战争晚清时,各列强在大举入侵前都以什么理由向清政府索赔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晚清时,因为大清总是战败国,所以各列强都要求大清赔款,赔款的理由大部分是战争赔款(军费),具体理由要根据不同的条约来看。
大清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折算成白银一千四百七十万两。赔款的理由和内容是:一千二百万银元军费;林则徐在虎门销毁的鸦片价值六百万银元;剩下的五百万两居然是商业欠款,也就是历年以来,大清在对外贸易中拖欠英国的货款。
接下来是法国和美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这两个国家当时还算厚道,只要求获得和英国一样的贸易特权,真金白银没怎么赔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大清又一次被打得落花流水,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以战争赔款的名义赔付出一千六百万两白银。俄国还和清政府签订了一份《瑷珲条约》,一次性瓜分走大清的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95年,大清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及澎湖列岛,赔付了两亿两白银的军费,还有三千万两的赎辽东费和五十万两的赎威海费。
再后来便是大清与八国联军签订的《庚子赔款》,赔付给各列强的军费数额高达四亿五千两白银,由于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无法一次支付,因此付款期限为四十年,这样连本带息共需之处约十亿两。
几乎所有的条约都有逼迫开通通商口岸的内容,看着大清这只软柿子,大家都想来捏一把。
真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人家上门抢劫,抢劫完毕,还要支付人家劳务费。无奈技不如人,落后就要挨打,挨打还要毕恭毕敬。幸运的是中国人民在列强的压榨下日渐觉醒,开始自强不息,终于在1912年推翻了腐败无能的大清王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准确的来说,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用现代贸易术语来讲就是极其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英国人每年从中国买走大量的瓷器丝绸,却什么东西都卖不进去,迫于东方大国的威势,英国人也不敢贸然开战,于是在广东卖起了鸦片,以缩小贸易逆差,后来林则徐虎门销烟,在西方看来,这是很严重的外交事件(当时全世界没有禁毒一说),而对于中原封建王朝来说,只不过是稀松平常。
英国政府在民意裹挟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向清政府开战,这一打,便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脆弱不堪的东方大国,开始了晚清政府屈辱的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晚清时期,各国列强为了分割中国的领土,可谓无所不用。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了扩大侵略权益,1854年初,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并且曲解《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的规定。三国想要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购买地产,并且要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入驻北京等一系列要求,被晚清政府拒绝。
在1856年之时,三国又再次提出,又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作为理由,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亚罗号(Arrow)其实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商船,它利用了国际法中船舶管辖权的惯例,回避中国政府的官方检查,并有一些无视规则的做法。后来因查询此船上有一名海盗以水手身份出现,于是,水师们将其全部缉拿,并在最后带走12名。
但是,英国当时却以当时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为由,关于英人如何定罪要由英国人来判断。但在中方这边,认为船不是英国船,人也不是英国人,所以并不适合此条约。
此时,英国更是提出24小时内,释放全部水手并正式道歉的无理要求。中方便派出南海县丞许文深亲自解送全部水手到英国领事馆,但是拒绝道歉!英国便由此拒绝接受人员,炮轰广州城。
而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传教士马赖因在中国作恶多端,被依法处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一直对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区域有着严格的限制,一概不准到内地传教。马赖却无视1844年中美的《望厦条约》和中法的《黄埔条约》中,传教士只能在5个通商口岸活动的这些政府禁令。
1854年6月的时候,马赖还闯入了广西西部的西林县进行非法传教,破坏当地的习俗,还干涉教徒的婚姻。长期作奸犯科的马赖,最终被当地群众在1856年的时候告上西林县衙。经过一一核实其罪行之后,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法国代办则是引用《黄埔条约》的条款要求两广总督进行赔偿。这种无理的要求被拒绝后,法国政府因\"亚罗号事件\"的契机,共同要求赔偿并修改《南京条约》。
上一篇:为什么我想抓住的永远抓不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