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地球上有哪些生物违背了生命规律,为什么它们还能存活?请用科学解释一下?
生命,生物,人类地球上有哪些生物违背了生命规律,为什么它们还能存活?请用科学解释一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也有想过,人类祖先的生育跟现在不太一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改变了,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会选择向繁衍后代困难的方向?
一点儿小小的想法,不是很成熟,但的确是想过很长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创】对于地球上有哪些生物是以违背生命规律的方式存在的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是根本不会有违背生命规律方式而存在的生物,只会有生物生存的特殊方式而超出于人类的认知,其特殊的生存方式也是属于生命规律之特殊生存环境而形成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地球上各类生物的形成,都是以自然环境与生物生存的适应性为取向,不同的自然生存环境,会产生生物各自不同的生存适应性,从而会塑造出与之环境相适应的各类不同的动植物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也会塑造出特殊的生物物种和品种。地球生物分为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细菌)生物和真菌生物三大类型,以细胞生物为主,在细胞生物之中也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类别,动物属于异养生物,是以各类生物为食物的一种动态生物,并通过食用其他生物来获得能量和养分;植物属于自养生物,是以光合作用形成糖类物质来获得能量和养分,自养自己成长壮大。
在细胞生物演化的长河中,的确是存在着特殊的生物现象,如有些动物在异养功能的生态基础上还保持着自养功能的属性;有些植物在自养功能的生态基础上还保持着异养功能的属性;有些动物可在1千米以下的深海中进行生存活动。例如绿叶海蜗牛、珊瑚虫、海葵、捕蝇草、猪笼草、怕丑草、灯塔水母、深水透明鱼等等。这些物种都是特殊的生物物种,其特殊生态形成的原因鲜为人知,超出了人们认知的范围。不管是什么原因,其演化形成的物种的确是客观存在,可以确信一点,这些特殊物种就是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中所产生特殊的生存适应性繁衍而形成的情况,是符合生命演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生态表现的现象。
不知这样的回答读者看后是否清晰?!如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可阅读到我相关生命科学领域前沿上二千道的原创答题,定能阅览到你感兴趣的前沿科学知识。欢迎大家加入相关讨论或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命规律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的笼统概念,我们所认为的一些规律也不过是人类自己关于生命感知的一些总结。而根据进化论来说,不同的生命形式最终是由环境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存在不同的生命规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尤其是生物界,总会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生存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生命形式,遵循些人类还不知道的生命规律。虽然生命规律无法确定,但生物学家还是大致总结出了3条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一,要有赋予生命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第二,要有承载生命遗产信息的有机分子载体;第三,要有最具普适性的化学物质溶液,充当化学反应的媒介,这也是目前液态水不可取代的原因。
在这些原则下,科学家也一直在寻找各种极限的生命形式,它们或许具体生命起源的最初生命特征。
庞贝蠕虫Alvinella pompejana
生活在深海热泉中的庞贝蠕虫,1996年由深海潜水器——阿尔文号Alvinella——在坐落于维苏威火山脚下著名的庞贝古城pompejana遗址的深海里发现,这种生物也由此得名。
它们栖息在深海热泉喷射出的炙热水流边缘生活,身上常常覆盖了一层从海水中分离出的矿物质颗粒,就像公元79年前突然被火山灰掩盖的那些庞贝市民。
它最神奇之处在于不足10厘米的身躯上,各个部分都具有明显的温差,这和我们赏识中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都不同。庞贝蠕虫的尾部一般距离热泉较近体温可达77℃,而头部则可以低56℃。这样的生物特性完全是为了它独特的进食方式,温差使它变成了一根被动的热虹吸管,较冷的海水可以自动地流进它的身体里,顺便把营养物质也带进去。
这种高温且温差大的生存环境对我们来说如同炼狱,庞贝蠕虫却适应地很好。
不怕高温消毒的嗜热微生物
每个生物体内都有细菌,杀死细菌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高温。而高温消毒也成了我们日常烹饪的常识,这一观点来自现代微生物学及病原菌学说的创始人路易·巴斯德,所以我们也常称巴氏消毒。但寄生于像庞贝蠕虫这些生活在极热环境体内的细菌们,对高温却有极强的忍耐力,这些不同一般的细菌统称为“嗜热菌”thermophiles。甚至有些还能生存在具有酸性环境的热泉中,为了区别它们的不同,科学家们又创造出了“超嗜热菌”hyperthermophile一词。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大热泉”,嗜热菌的栖息地之一。
从世俗层面来说,这些一腔热血的细菌已经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巨大产业,在化学品生产和日常的洗涤剂中被广发应用,最独特的效果就是它们的酶,能在十分苛刻的环境中促进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比如我们需要在一些极端高温下加速一些化学反应,普通的酶早就分解了,而嗜热菌的酶却可以有效地完成任务。
从生命进化层面来说,嗜热菌或超嗜热菌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生物的认知,它们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正是我们所要探寻的关于生命起源的秘密。它们能告诉我们在地球早期恶劣的环境下,生命是如何产生及存活下来的。
另外,有喜欢热的细菌,当然也有喜欢冷的细菌。
摄氏0度的嗜冷菌psychrophiles
摄氏0度作为水的冰点,是生物生存的一条重要边界。嗜冷菌可以生活在冰冷的大洋里,雪地边缘的一滴水珠中,它们在冰冷的世界中讨生活,在暗弱的阳光下聚集,有时甚至为了生存而降低繁殖频率,以适应更冷的环境。
它们打破了我们对微生物繁殖快的一般认知。有些嗜冷菌可以做到1年才繁殖一次,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它们依然很“活跃”,并不是在低温下苦苦挣扎地“活着”,这点很重要。毕竟对于微生物来说,在零下240℃的液氮中依然能保存下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