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周浩的纪录片怎么样?
片子,纪录片,我的你觉得周浩的纪录片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于是周浩做了一件简单的事情,即尽量去纪录、还原事件本来的样子。他选择的都是热点痛点中的人,政府官员、医生护士、派出所民警、瘾君子等等。那些在新闻中被标签化的人物在他的镜头中被摘去了固化标签,真正生活了起来。
于是你会看到:善于强拆的市长却总是每天4点半起床工作,还在家门口为上访群众批复意见;毒贩瘾君子偷抢拐骗无恶不作,但在被朋友监督着戒毒时像小学生一样认错;县委书记在上任的车里春光满面,但不时会像愤青一样用脏话吐槽“体制问题”。
周浩的这一点做的非常好:把事件呈现给你,是非由你自己评判。最好的纪录片莫过于此:一千个人看过后却又一千种意见,就像人们对真实的事件本身一样。
而不是轻易被他人左右。这里的“他人”包含除你之外的任何人,无关高低贵贱、前后左右、古今中外、五毛美分。
将你本来已有的固化立场变得“混沌”。听起来好像一无是处,我却认为这是他的片子给这个时代的最大贡献。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要说周浩的纪录片,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周浩作为国内比较有名的纪录片导演,他的片子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可看性强、故事冲突明显,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全程无尿点。他的作品都会存在于社会上的某一个固定公共空间,或是学校、或是街道、或是派出所、或是医院 [1] 。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周浩冷静、客观、多角度的镜头呈现了出来,让观众对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级的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帮助人们跨越阶层的藩篱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现实、认识社会。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带给观众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同时,也让观众不自觉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唤起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代表作很多,主要有《高三》、《龙哥》、《一团火》、《棉花》、《日子》、《书记》等等。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一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浩,21世纪影像工作室导演。先后在新华社、《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报》任摄影记者。 1998年,其拍摄的图片专题“中国西南地区工业污染状况”获美国“自由论坛”(Freedom Forum)专业摄影记者新闻摄影比赛(北京站)第二名。 2002年,其获得IPS(Inter Press Service)的奖学金资助,沿湄公河流域考察沿岸各地人民的生活与经济状况,并重点考察了上湄公河河道开通,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考察历时一个月的时间,相关报道迄今仍是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关于湄公河流域生活与发展状况的报道。 2002年,其在中国长江三峡大坝蓄水前,耗费两月徒步穿越三峡地区,详实地报道了当时三峡地区移民的真实生活。在其近10年的职业生涯里,曾为台湾《大地》地理杂志拍摄了十余个专题,题材涉及民俗、人文、环保等,成为该杂志在中国大陆最佳图片摄影师之一。 2001年下半年,尝试纪录片的制作。2002年,完成处女作《厚街》。2003年5月,此片获“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黑陶奖(最佳新人奖);同年,该片入选瑞士Fribourg国际电影节。2004年,《厚街》入选“2004上海国际双年展”,2006年,《厚街》入选“广州国际三年展”,此片被喻为罕见的真实反映中国农民工生存现状的力作。 2006年,其第二部作品纪录片《高三》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艘将沉的巨轮派出几个水手视察情况,当大部分水手都将目光放在已经浸在水中的船体时,只有一个人站在船身与水面的相接处拍照。这个人就是周浩。凡行船总要触水,这是事实,但在危难时刻传达这种事实是极度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周浩说自己的纪录片表达了一种“混沌”,的确,他的纪录片倾向于发掘受打击对象的光明一面,俗称“正能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比起短视频来说周浩的纪录片更加经典
大家好,我是主君。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我比较喜欢的问题!
初识周浩,源自他的纪录片《高三》,非常写实,拍的很不错。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是周老师拍的,只知道有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后来看的纪录片越来越多,慢慢的对周老师有了一些认识。
现在短视频流行的趋势下,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快餐文化了,短视频属于那种当时看着很惊艳很喜欢但忘得也快,而以前比较老的影视作品很多都是能够被大众所熟知的经典,更加值得细品。
上一篇:营养关节软骨的保健品是否有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