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试看将来的戏曲必是网播的时代!对这句话有何看法?
戏曲,观众,文化试看将来的戏曲必是网播的时代!对这句话有何看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的孩子还能体验到,希望以后的孩子也能有这种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关点我不认同,电视转播、直播、网络播放那只是便于不同人群的一种方示。戏曲从古至今就是在舞台上演,演到精彩之处观众热烈鼓掌演员和观众产生互东效益。我认为亲临剧场的效果最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天山灵知 ,来分享我的看法。
“将来的戏曲必是网播的时代。”这句话我第一次听说,是看了一场特别的快手直播。
豫剧代表性人物,豫剧名家李树建先生在3月29号晚上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豫剧直播。整场直播下来,播放量高达2000万人次。李树建先生因此十分感慨,也鼓励戏曲更多走进网络,早接触早受益!
中国戏曲的处境:尴尬又危险
作为我国传承了数千年的“国粹”,戏曲在新时代里却有些“水土不服”。电视剧,电影,综艺……层出不穷的影视文化大舞台上,戏曲不再像古时候那样,一枝独秀。
相反,中国戏曲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视作阳春白雪。没有专业的知识和足够的文化储备,根本看不懂戏曲,感受不到戏曲的“美与趣”。这就是中国戏曲目前面临的尴尬处境——与时代格格不入,正逐渐失去市场。
不仅是受众在减少,传承者也在减少。这是戏曲更深层次的忧虑。
“目前戏曲市场存在三多三少,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基层演出多,城市演出少;包场演出多,售票演出少……只有年轻群体的介入,优秀的戏曲文化才不会出现断层。”
没错,戏曲文化面临的危险就是断层。现在优秀的戏曲终将老去,如果没有年轻人接棒,戏曲将无人传承,成为“绝唱”。
因此,如何打破这尴尬又危险的处境,在新时代迎来新生,是戏曲文化目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网播:拉开神秘的面纱,让年轻人重新认识戏曲
戏曲如何直播?李树建先生亲自做了展示。他和弟子们演绎了经典的豫剧,然后再展示一些戏曲的小知识,比如“甩发”、“水袖”……直播间里的观众纷纷留言:“涨知识了”、“原来这些小动作里有这么多学问”……从弹幕里,戏曲家们可以实时了解观众疑惑的点,及时做出解答。一来一往,观众便能看懂戏曲,戏曲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了。直播间里,李树建先生还谈了自己出国表演的有趣经历,观众们都表示与戏曲大家的距离拉近了,原来戏曲也可以这样有趣。
“信息增量”是现代网络流行的一个词汇,如果一场直播下来,人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干货”,自然不会缺少观众。很多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喜欢拿手机浏览一些小视频,接触频率高了,吸引新观众的概率也大大提高,戏曲无人看无人学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网播:戏曲也可以是平价的“文化盛宴”
正如戏曲面临的困境:基层演出多,城市演出少; 包场演出多,售票演出少。很多戏曲爱好者苦于无法欣赏到优秀的戏曲表演;而表演者也缺少广大的舞台来展示自己的文化,吸引更多新观众。
网播就是一把打破壁垒的利器。观众不再囿于地理位置,不管你在黑龙江,还是在海南, 只要能连网,就能欣赏戏曲大家的作品。戏曲表演者的舞台,也少了很多限制,不必担心经济问题,不必担心没有华丽的舞台。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只要有一副好嗓子,就能为观众呈现自己的作品。
戏曲网播:年轻人了解和关注戏曲的渠道
除了直播,还可以把戏曲文化改造成综艺节目。这并不是特立独行,国内也有成功的先例。央视前段时间很火的《中国诗词大会》,把中国诗词以竞赛的方式展示,观众在关注赛况的同时,也被灌输了文化知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而火爆的选秀综艺《中国有嘻哈》、《声入人心》,它们都是把“冷门”的文化说唱和美声推到人们的视野中,让人们重新认识和推崇这些文化。
戏曲也可以复制这样的成功模式,既是给年轻的戏曲表演者表现的舞台,也是吸引年轻的戏曲观众一个火热的渠道。
结语:戏曲网播是一种趋势,越早接触受益越大。
时代在发展,戏曲表演如果还止步在古时候的表演方式,那终将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如何利用网络打破文化壁垒,走进更多年轻人的文化里,或许比戏曲文化如何传承和传播的问题更具体一些。戏曲网播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果能早一些接触,如果戏曲网播能更成熟,将不仅是戏曲行业获益,也是中国人与传统文化更靠近的福音。
关注爱阅读,爱思考的@天山灵知 ,文化之旅,让我陪你我不孤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