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泗水,春天为什么说“万紫千红总是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有春天才唤醒万物生灵,所以说,万紫千红总是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句出自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朱熹的《春日》中的最后句子“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春天。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意思: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然后看看诗人背景:
朱熹,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的理学思想与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他自己也著作等身,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甚至影响了外国人。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在《李约瑟文集》中写道:”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实际上诗人是期盼儒学如东风拂过,万紫千红,春意盎然,一片生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說萬紫千紅的景象全部是由春天的光芒點染而成的一片灿然景色,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明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有春天,大自然打翻丹青,百花竞放,千娇百媚;五颜六色,争芳斗艳。造就了一番生机勃勃的盎然美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天万物复苏是最美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诚邀
春为一岁之首,万象更新,生机盎然。万紫千红总是春是人们对美丽春天的情怀,对美好事物向往。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七言诗《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交待了时间地点干什么点明主题—寻芳。下面三句都是寻芳的所见所得。“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之初步印象,“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了春回大地的自然景色焕然一新,也写出了诗人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受。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识”承首句的“寻”,诗人由“寻”到“识”步步深入,“等闲识得”指春天的容貌特征很容易辨认,“东风面”指春天,“面”字把春色春景拟人化描写更具情趣。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这也具体地解释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之所得,采用对偶修辞手法意象色彩浓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诗人春天郊游的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之地的泗水河滨,根据诗人生活的年代推算出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早已被金人侵占。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在洙、泗一带传道授业,因此寻芳表达了诗人寻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奇妙之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