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句子怎么用?
磨一剑,自己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句子怎么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理直气壮。
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面对带有偏见人的歧视,往往是忍气吞声,唯唯诺诺,不敢理直气壮。其实大可不必。关键是自己已经具备了施展才能条件,有什么可胆小怕事呢?要抓住任何机会,理直气壮地质问那些带有偏见的人,凭什么说我们好高骛远没本事?只是“未曾试”的机会而已!理直气壮地告诉那些带有偏见的人,自己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有才华的人,只要给自己施展才能和本领的机会就行!
“十年磨一剑”。
总之,“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两句诗,在使用上主要是表达一种不服输的励志精神,要敢于说出来,对自己长志气,对那些有偏见的人也是警示。学会灵活使用“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两句诗,对于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是自我推荐的机会与手段。相信伯乐随时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时候,自信是做大事者的必备潜质,如果没有自信,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没有坚信必定成功的态度,那么就很难成功!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虽然历经千年,可是现在读起来依然感觉气势浩荡,心生振奋!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以前做和尚的,还俗后屡试不第,按理说他这种孤僻的性格应该不会做官的!可是还是屡次参加科考,甚至带上了“举场十恶”的帽子,最后才当了一个小官,死于任上!现在看来一生也算是有点悲苦,唯独在作诗上不遗余力,苦吟不已啊!这种精神也影响了好多后人!
从此诗来看,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科举之类更应该一蹴而就!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是时代的无奈和悲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可以说通俗易懂。诗人十年寒窗苦读,以剑喻人要一展抱负。从以上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憋在心里面的一股劲,正要“喷薄而出”。让读者能强烈感受到一股力量!好诗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是因为能引起大家广泛共鸣,并且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其实当下很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很“应景”以上两句诗——多年寒窗苦读,走上社会,要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需要这种充满自信甚至有点“狂”的精神,郭德纲老师说“30岁之前你不狂没出息。30岁之后你还狂肯定没出息”。看着是一句调侃实则充满人生哲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十年磨一剑”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霜刃未曾试”,即非常锋利的宝剑还没有用过,便有“跃跃欲试”之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剑客》。其全诗文如下: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翻译过来的意思为:用了十年工夫磨制出一把宝剑,剑刃寒光闪烁却从没有试用过。今天把它拿给您看,请告诉我,谁有不平的事要伸张。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看似咏物,实则自喻。意在说自己满腹才华,心怀远大抱负,而今却像宝剑一样,藏起锋利不施展。为何十年磨砺出的宝剑却不露锋芒呢?因为能识此宝之人未现,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而如今终于得遇知音——“君”,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于是毫不犹豫地亮出宝剑,自信满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宝剑拿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待我……剑客的豪情表现得痛快淋漓,仿佛剑鸣于匣,呼之欲出,读之使人顿感血脉喷张,怒发冲冠,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这是诗人当年的壮志豪情,现在用“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只要有了施展平台,潜在能力就会势不可挡释放出来。
上一篇:电饭煲坏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