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10岁男童玩吃鸡游戏,刷走母亲微信上近2.7万元,你怎么看?
孩子,游戏,自己的10岁男童玩吃鸡游戏,刷走母亲微信上近2.7万元,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0岁男童玩吃鸡游戏,刷走母亲微信上近2.7万元,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认为孩子、家长、和游戏的出版方都具有责任。但是,最大的责任是父母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他们?游戏出版方又应承担何种责任?
同时,从管控角度来说,还有哪些缺失之处,发力点在哪里?对于这些疑问,我提出一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男孩子更喜欢玩游戏类、搞怪类等游戏;女孩子则喜欢玩明星类、美妆类、试衣服、唱歌等游戏。值得重视的是,孩子们玩游戏,大部分是同学、朋友们介绍的。
大部分孩子除了在家写作业、看电视,很少有机会出去玩。他们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玩玩网络游戏,但自己的水平不高,他们希望在同学们、朋友们之间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身边朋友、同学都在玩这款游戏。小伙伴们在一起经常讨论游戏,这让他感觉很快乐,使他们融入到了集体中,使他们感到不是孤立的人。
互联网时代,在未成年人心理发育过程中,网络同龄人行为模式对他们影响巨大,他们心智不够成熟,没有成年人的自制力。
央视财经频道、少儿频道特约心理专家赵小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在一个时期,同龄人都喜好某种娱乐方式,孩子会乐此不疲地投身于此种娱乐方式中去,寻求满足和快乐。
未成年人花父母的钱玩游戏,家长固然有责任,平台管理方也是难辞其咎,不应只求利益,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还要尽到自己的社会义务。
我的看法和建议是,游戏出版方尽可以增设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等!对于家长,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与关爱,从源头上避免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同时,应该引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体验快乐,给予他们丰富的课外生活,让孩子们了解金钱的概念和父母赚钱的艰辛!要让孩子理性、有节制地玩游戏,使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情经过: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赵敏)南宁市一名10岁男孩小明(化名)使用家长手机偷偷玩绝地求生网络游戏(俗称“吃鸡”),半个月时间充值上万元购买游戏装备。目前,腾讯客服已受理家长的申诉。
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平时比较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今年1月放寒假后,由于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他觉得无聊,便央求母亲相女士把手机给他玩游戏。相女士见他憋在家里很久了,便答应了,还提醒他别往游戏里充值。
3月10日,相女士通过微信支付小明的学生保险费时,发现银行卡内原本存有的上万元只剩下不到200元。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小明用她的微信号玩“吃鸡”游戏,通过微信支付充值购买了皮肤、装备等。
看法:这个事情并不能完全怪小孩子,首先,家长就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小孩子的观念不清楚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这需要大人的正确引导,
第一:大人需要控制小孩子的游戏时间,合理的游戏能放松身心,适度的游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二:不要让孩子知道银行卡密码,微信密码,支付宝密码,手机锁屏密码,从源头上断绝的孩子犯错误的可能。
处理方法:向媒体求助,联系腾讯客服,请求退回充值金额,因为小孩子不具备合理使用金钱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家庭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教育孩子,玩游戏不要充钱,并且不要告诉孩子密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玩游戏就要快乐,要切记,是玩游戏,不是被游戏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子是不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