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杀孔融,为什么还要灭三族,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仇恨?
建安,也是,孔子曹操杀孔融,为什么还要灭三族,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仇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融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发现了曹操的深层目的并不是匡扶汉室,而是借天子之名图谋曹氏霸业,这与自命忠君的孔融从政治立场上存在着分歧。但是孔融一介文人,无一兵一卒在手,又自觉政治影响力强大,曹操不敢动他,所以就大唱反调。
如此行径,自诩当世英雄的曹操又如何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耐后,还能留他长久,自然要以他为典型,力求永绝后患。
如何能做到杀鸡儆猴呢?自然逃不过汉朝最严酷,震慑力最强的刑罚--夷三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1]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曹操评价孔融: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具体分析孔融被杀并株连全家主要原因: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后,对当时的权臣曹操的态度傲慢、冒犯无礼,常常触犯曹操,而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曹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日积月累曹操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曹操杀孔融,主要还是出于政治考虑,因为孔融一直反对曹操的政治路线,同时也是为了震慑、镇压以孔融为代表的保皇派,也有稳定后方的目的。灭其三族也是这个目的。
第二,至于仇恨,还真的谈不上。曹操作为北魏的奠基者,根本不会在意个人的所谓喜怒或者仇恨。一个满脑子个人仇恨的人,怎么可能有光明的前景,美好的明天呢。把曹操杀孔融,界定为个人仇恨,那也太小瞧曹操,以及孔融了。
曹操为什么在建安十三年八月杀掉孔融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孔融反对曹操的政治路线,有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来。1、官渡之战的时候,孔融一直宣扬袁绍势力强大,不可战胜的言论。战争期间,鼓吹敌人不可战胜,小了说,是扰乱军心,大了说,有通敌嫌疑啊。2、建安九年,孔融提出,按照古制,京都千里范围之内是不允许封侯的。而在建安元年,曹操已经封为武平侯了。这个潜台词就是,要把曹操赶出京都,远离权力核心。这是曹操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二、孔融有名望,杀一儆百,稳固后方。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孙,小时候就很聪明,“孔融让梨”的故事,那是家喻户晓啊。入仕之后,更是名满天下,在读书人中的名望很高,号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建安十三年,曹操废了三公,到六月,又被封为丞相。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把权力进一步的集中在自己手中。这种权力的进一步集中,引起了朝廷内的一片反对声。七月,曹操决定南征刘表,这时候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再加上,孔融和刘备的关系一直很好(刘备曾经帮孔融解过北海之围,而孔融也曾经劝刘备接手徐州)。
三、孔融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当时孔融作为士族的代表,曹操是需要利用他的出身已经名望,来为自己掌握朝廷大全服务的。但之后,随着曹操一系列统一北方战争的胜利,加上个人威望的进一步提升,孔融的这一作用逐步减少,乃至消失。
所以,曹操才决定在南征刘表之前,杀掉孔融。
关于曹操与孔融个人仇恨的说法,有些站不住脚。孔融的确是经常讽刺曹操,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件事。
1、劝阻曹操杀太尉杨彪。袁术称帝后,曹操想乘机杀掉与袁术有姻亲关系的太尉杨彪。孔融劝说《周书》有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况杨彪和袁术只是亲家!曹操推托说是汉献帝的旨意。孔融讽刺说:莫非成王要杀召公,周公也不知道?潜台词就是,谁不知道现在献帝只是一个傀儡,这还不是你的意思啊。
2、曹操攻破邺城,曹丕纳了袁熙的妻子甄宓。孔融就给曹操写信,说当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因孔融博学,但是翻遍了史书,也没有找到典故的出处。后来见到孔融后,便问他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孔融回答说:“根据现在你们父子办的这事儿,那时候应该也是这样的啊。”
3、及至后来曹操为了节约粮食,下令禁酒,说酒可以亡国,由此非禁不可。孔融又跳出来唱反调,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人间有酒德,酒怎么可以禁?再说从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怎么不禁女人?
这些言论,曹操肯定不舒服,但不至于为此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曹操是如何对待祢衡的。孔融最多也就是讽刺曹操,祢衡可是直接开骂啊。很著名的故事,祢衡击鼓骂曹,而且不单单是骂曹操,还把整个朝廷里,除了孔融之外的所有人,骂了一个遍。可以想象,当时肯定不少人建议曹操要惩处祢衡。但是曹操没有,而是把祢衡打发到刘表那里。有人说,这是曹操借刀杀人。其实,真正有借刀杀人嫌疑的是刘表。因为刘表当时是比较宽厚的,也是比较仁慈,还有荆州八骏的美称。曹操把祢衡打发到刘表那里,是知道刘表还不至于真正要了祢衡的性命。而且,祢衡对于曹操来说,杀之如同捻死蚂蚁一样,有什么必要借刀杀人呢。所以啊,曹操这等做天下大事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个人仇恨的。
综上,曹操杀孔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不牵扯太多个人的仇恨。
上一篇:求教: 异地办理身份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