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拍出“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的意境?
远山,夕阳,画面如何拍出“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的意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拍出“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的意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友军提问!
友军似乎很喜欢拍夕阳?可是夕阳时分的光线是不是有点暗呢……其实在防疫时节,憋了很久的粉丝们,更喜欢明媚鲜艳的照片……呃。
“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出自于清代词人佟世南的《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全文如下: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
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
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这又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词,明处是写景,暗自是抒情——依然是在写思亲的妇人满腹春愁。
思妇的春愁我们暂且不深究。古代只有马车,异地恋盼见面盼得望眼欲穿;现在高铁和飞机都很方便,想见面,只要付得起票钱,围着地球灰一圈都不是问题。咱们的关注点要放在这首诗词对景致的描绘上面。
把词人写景的思路,变成我们摄影的创作思路——这才是摄影创作者的研究重点。
诗词释义
“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的意思是说,远处的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夕阳已经很低了;暮春时节,杏花都随雨而逝了……愁容压在眉头,对亲人(夫婿)的思念萦绕心头。
拍摄思路
“远山映水夕阳低”是写景的,“春愁压翠眉”是写人的。如果是拍摄远景的话,这两句可以合二为一,变成一张照片里的画面元素;如果是拍摄组图的话,就可以分开镜头,用远景、中景分别拍摄风景和人像了。
远山映水夕阳低——写景。摄影主体是倒映在水中的远山;拍摄时间是夕阳西下的傍晚;画面整体的色调以暖色为主。当然,为了让画面能够生动一些,也可以适当的考虑加入一些小花、小草,作为摄影前景。
适合用广角镜头拍摄远景。
春愁压翠眉——写人。翠眉即翠黛。《甄嬛传》您还记得吧?娘娘们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所以称眉为“翠黛”。
摄影主体是愁苦的妇人。拍摄环境最好是在芳草萋萋的户外。妇人眼里是暮春的景色,心里装着思念的亲人(丈夫),脸上挂着的,是闷闷不乐的表情。
适合用中焦段镜头拍摄人像,主要体现出忧郁的情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夕阳下,看着都很美,远山映水夕阳低,更是不同的一番韵味!春愁压翠眉,这是一个即可愈人的,淡淡的忧愁,深闺怨妇的思念,眉羽间的愁思表露无移!又是借景的诗情画意,翠鸟站在枝头,不停的呼叫!
用摄影的手法把这首诗体现出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案:
一是纯风景来突出诗中的诗意,另一个就是诗中有景,还需要突出美人在景中的位置!
用风景来拍摄这情景,可以用远景虚,太阳和水,形成水波连连阳光照射!有鸟在飞行或站立枝头!
有山有水有美女,阳光缓缓落下!这样的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陌上行
柳枝仲春断寒残,慢摇轻舟泛水涟。
暮色将阑成画卷,望尽落日消长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冰贵神速A”的邀请
“摄影师十三”,先分享一下诗词的出处及背景做一下简单的说明,
“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来自佟世南 所著的《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佟世南当年的风格和纳兰性德差不多,有着非常优美的意境,词句中表达又稍显含蓄。
就这两句诗词的理解与感受来做一下说明与分享,仅提供思路。这又是一首佟世南众多诗词当中一首抒情的词句,看表面是在描写风景,则实质上是“借景抒情”。
这么一首意境优美的诗词,通过画面的方式来展现是有一点挑战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文字传达意境是比画面传达意境有很多优势的,因为画面比较具象,没有文字有想象空间 ,所以在拍摄前一定要构思好画面的组成元素,以及整个照片传递出来的意境。
拍摄思路:
拍摄季节:以及时间可以选择 3~5 月。
拍摄元素:以远山作为背景,水面为前景。寻找一处像杭州西湖或者是桂林山水的一处景地,是比较好的选择。为了避免出来像风光片一样,这个时候我的选择是选择一位穿着汉服的女子,撑着伞行走行走在湖边的长堤上,整个人物的状态是幽怨 ,低下头,缓步行走,在构图的处理上,人物的比例应该是比较小,主要是以突出远山近水为主。人物只是在画面的右侧,人物的处理方式也是通过远景的方式来处理。这样整个画面,有山有水,有幽怨的人物,我觉得是可以诠释这句诗词的。
以上是“摄影师十三”对这句诗词理解的一个画面表现,仅作参考,下面放上几张参考图,仅做示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