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羽逃到乌江边,本来有机会到江东,他为什么放弃?真到了江东能否东山再起?
项羽,乌江,刘邦项羽逃到乌江边,本来有机会到江东,他为什么放弃?真到了江东能否东山再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史记》里无论是《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樊郦滕灌列传》等等,确是无一字说到项羽乌江自刎,相反倒是明确说“身死东城”,其他有关的文字,也与此完全相同,绝无异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心理的失败与人性的失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一曲四面楚歌,早己击破楚军的心理,项羽又怎能逃脱十面埋伏的阵地那!失天时,无地利,失人和。逃到天边也是必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应该36计走为上计,先跑到江东去。然后项羽在江东徐图发展,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
我先谈为什么项羽不肯去江东。李清照曾经做过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然我这里引用的\"思\"是\"思考\"的\"思\",我思考了一下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当时带八千江东子弟,东征西讨,何等英豪,何等威风,但现在灰溜溜地跑回去,他真的是脸面上挂不住,所以这是其一。其二,在当时的乌江边上,虞姬先于项羽而死,给项羽莫大的打击,项羽当时正在悲痛之中,所以他看什么东西都是负面的。一个人在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往往会悲痛万分,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看什么东西都是负面的,灰蒙蒙的天都往往像是塌了似的。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我们在千载之下百代之后,不禁要问,如果项羽真的过了江东,难道就不会有机会逆转吗?我认为是完全可以逆转的。首先江东地区是项羽的大本营,是项羽的老基地,项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跟随项羽最早的八千江东子弟就完全是来自于江东地区,所以说项羽只要回到江东地区,江东地区的父老乡亲,必定还是会鼎力相助的。
再者说,江东地区虽然是落后贫穷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当时我党的红军所在的井冈山不也是贫穷落后地区吗?我党所在的延安地区不也是贫穷落后地区吗?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如星星之火燎原全中国,这又怎么解释呢?所以说经济欠发达落后地区这都是次要原因,关键是你能不能很好的掌握人心,江东地区的父老乡亲如果鼎力支持项羽,项羽在好好的总结失败的教训,然后厉兵秣马徐图发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后面路死谁手还真未可知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楚霸王项羽给我的第一印象,来源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盖世英雄的光辉形象,还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悲伤。对于项羽逃到乌江时,本有机会过江东,但最终他放弃逃跑而选择自杀,其中缘由,只能推测一二。
按照最有权威的《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逃到乌江时对船翁的说辞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亏于心乎?”由此资料可推得项羽放弃渡江主要由其自身性格因素所导致。项羽一直自视甚高,心高气傲,从西楚霸王到狼狈逃窜,原本衣锦还乡的梦想已变为千里逃亡,这一关,项羽过不了。自杀,似乎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再者,垓下之围中,项羽眼看自己兵败如山倒,爱姬自杀,自己又被农夫欺骗而身陷大泽,这一连串的耻辱和打击,使得项羽从心底已丧失从头再来的勇气。
当然,两千多年已过去,即便是传说也已被时间稀释得苍白不堪,现在去探究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自然没有任何现实基础,所有的这些只能是推测而已。
至于项羽倘若逃到了江东能否东山再起,从项羽的经历来看,愚以为他东山再起的可能很是性渺茫,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常人,项羽自然要高出许多,以下都是从帝王潜质角度讲,不喜勿喷):
一是项羽本人刚愎自用,不喜纳谏,政治能力不足。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鸿门宴放虎归山,从他早先的行事方式中也能证明,韩信就很看不起他,评价项羽为匹夫之勇。没有那个帝王是靠单打独斗得来的,自己的拳头硬,只能赢得一时之比赛,但赢天下要靠众人的力量。
二是项羽性格暴躁,胸怀太窄。典型事例是他引兵进入咸阳之后,烧杀抢掠,将好端端的秦国都城折腾得鸡飞狗跳,阿房宫的大火三月不熄,使得秦人旧民人心大寒。
三是爱慕虚荣,目光短浅。项羽自始至终都有些短视,缺乏帝王的视野。他的心中一直没有摈弃富贵必须还乡的想法,一朝得势,就想衣锦还乡,简直一个暴发户,距离王者气象差之甚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放弃的原因是江东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他自己亲封的九江王英布所征服,并且已经倒向了刘邦阵营。他即使到了江东面对的也不是楚国的江东父老而是磨刀霍霍的英布士兵。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放弃了生的可能。
第一,张良在垓下项羽被围时提出用四面楚歌的方式瓦解项羽的军心。这一方案也备受后人的称道,可是回过头来正如项羽的疑问““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为何刘邦的军中有如此多的楚人。刘邦和一众沛县元老虽然是楚国出身,但是此时的部队还是主要以关中军队和韩信的齐军为主,这些楚地的人来自何处?答案就是这是由九江王英布带来的楚国士兵。据《汉书》记载:“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当时围困项羽的军队不仅有九江王还有原本的楚国大司马周殷,楚国大部分已经落入了刘邦手中,项羽即使逃到江东也没有用,只有被擒或者战死两条路。
上一篇: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成功后,打疫苗的人需不需要隔离?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