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磨蹭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孩子,时间,家长对磨蹭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是,催来催去,变成家长比孩子还着急,好像成了家长的事。
把本该由孩子自己负责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这其实是一种界限不清的表现,很多教育问题都起源于界限不清。
家长越过界限,孩子自然往后退缩,最终变成了家长支配孩子,孩子丧失了自主能力,习惯了在一声声的催促中按指令行事。
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是我们的聊天时间。在开始做出改变后,我增加了一项内容。
我会问问他作业多不多,打算用多长时间写完,今晚回去打算做什么事,让他自己安排一下晚上的时间。
这样的对话,会让他有意识地对晚上的时间分配有一个大致的安排——有计划和没计划,由家长安排和由自己安排,两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孩子的主动性也是不一样的。
在聊这样的话题时,我会注意保持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就像聊其他有趣的话题一样,儿子不会感受到来自我的压力。
如果用要求、命令的口吻去说,那效果可能就截然相反了。
三、用行为引导行为,批评教育不能解决问题,训斥打骂更不能,只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实践已经证明,批评教育和催促一样,效果都非常有限,真正有效的,是家长用行动引导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让他体会到磨蹭和不磨蹭的不同结果。
针对儿子早晨磨蹭的问题,我尝试了很多办法。经过不断地摸索改进,现在的做法是这样:
建议他几点几分出门比较合适,我在这之前收拾利索,在客厅等着他,不催不喊。他什么时候收拾好了,就什么时候再出门。
会不会上学迟到?也许会。那他只能接受迟到的后果。
如果出门晚了,也不会批评或者发火,我会在路上点他一句:
你看,咱们晚出来十分钟,就在路上多堵好长时间,弄不好就要迟到。明天咱们争取早十分钟出来,你还能早到校玩一会儿。
有过这样几次,孩子慢慢就会对什么时候出门心里有数了。
有时候,不妨狠下心来,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
我们催促孩子,初衷是为了帮他避免磨蹭的后果:上学迟到,没完成作业,挨老师批评......
在我们的催促下,总是有惊无险,表面看,我们帮助了孩子,实际上,却剥夺了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权利。
就让他迟到一两回,挨两次老师的批评,他就会知道着急了。跌了跟头,下次才会注意看路。
总是由家长带着绕开坑坑洼洼,就总也学不会自己看路——反正有爸爸妈妈领着我呢。
四、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小孩子磨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时间没有太多概念,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景:你这边已经急得火烧火燎,他那里还在优哉游哉。
儿子睡前喜欢听一会儿故事,总是听了一个还要听。后来我和他商量,只听5分钟,还给他设置了5分钟的闹铃。
记得第一次设闹铃,铃一响,他惊奇地说:啊,5分钟这么短?
小孩子就是这样,当他对时间没太多概念时,你和他说: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他却对5分钟有多长没有概念,以为还早着呢,当然不慌不忙了。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借助闹铃,提醒他用了多长时间,慢慢地,做什么事用多长时间,孩子心里多少就会有数了。
五、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
要知道,孩子磨蹭,有时是正在积攒内心的力量,去面对他不愿意做的事。
发现了吗?
孩子磨蹭的事情一般都是他不太愿意去做的事:起床、写作业、睡觉、做家务……
换成让他们出去玩、吃好吃的、看电视,你见过哪个孩子磨磨蹭蹭的?都是一溜烟就跑去做了,抓都抓不住。
有的时候,面对困难或者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孩子看上去是在磨蹭,其实是在做一个缓冲,积蓄内心的力量去面对。
有的小孩写作业遇到难题时会玩一会儿手头的小玩意儿,缓一缓,再接着做。在大人眼里,这就是在磨蹭。
这时,就需要耐心等一等,别急着催,打乱孩子的节奏。
如果玩得时间过长,再稍微提醒一下即可。
想一想,我们大人遇到难题的时候,不也会先放一放,刷会儿手机,吃点东西,重整旗鼓再来面对吗?
小孩子也是一样啊。
六、从意识到做到的过程
这五件事,从意识到到做到,我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发生的,每看到儿子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善,我都会及时做出积极回应,强化他的行为。
现在,我家的早上一般是这样的。儿子起床后会自己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穿衣、叠被、铲猫砂、洗漱。吃饭还是慢点,有时会提醒他一声:还有几分钟就要出门了。
书包前一天晚上会收拾好,再检查一遍有没有落下的东西。我收拾好了,会等着他。偶尔他比我们动作快,会有些小得意地来催我。
有时他还会有点小磨蹭,有时也会发一会儿呆,在我眼里都是正常的,顶多会提醒他注意一下时间。
现在想来,我已经好久没有因为磨蹭而冲他发脾气了。
从一开始控制不发脾气,到现在觉得没什么值得发脾气的,在陪伴儿子成长的同时,我自己也有了提升。
其实,孩子之所以磨磨蹭蹭,有一大半的“功劳”在家长身上,每个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停催促唠叨的家长。
孩子一磨蹭,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催催催,越催促,越磨蹭,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等他长大了,开始独立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催促和控制,自控力又没发展起来,很容易放纵自己,看看那些在宿舍里逃课通宵玩游戏的大学生,看看那么多为拖延症而苦恼的成年人,就知道自控力有多重要了。
想让孩子不再磨蹭,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入手,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孩子、影响孩子。说起来,这比催促、训斥、发火要难很多,需要大人对自己有觉察,对孩子有同理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你,愿意做出这样的改变吗?我是@安心育儿育己,欢迎你的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待孩子的磨蹭,您不妨试试这招“苦肉计”:
周末,儿子说想吃红烧鲤鱼。我告诉儿子,妈妈今天要洗全家人的衣服,还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然后才能出去买鱼、做鱼。儿子点点头,表示同意。
洗衣服、打扫卫生时,我故意拖延时间,直到下午1点都没做完。儿子摸着咕咕叫的肚子问我:“妈妈,你怎么还不去买鱼?”
“还早着呢,我还没打扫干净家里呢,你先去玩吧。”
“可是妈妈我早饿了,你能不能先做饭呀?”
“不行,事情得一件一件做,你再等等吧。”我边回答边观察儿子的表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