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介绍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吗?
心理学,本书,的人能介绍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四本《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本书作者马斯洛是现当代世界有影响力的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详细探讨了自我实现及其超越、人类的创造性、价值、高峰体验、需求层次关系等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要概念和哲学观点,是一本极佳的人本心理学启蒙读物。书中还自述性地解释了马斯洛为何开始研究自我实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师的思想历程。本书的特色是从心理学大师的角度阐述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思考过的问题,使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大师的思想魅力,还能通过大师的哲学观点来解决个人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诸如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如何管理创造性人才等。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是献身于一项身外的事业,某种他们自身以外的东西。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工作,某项他们非常珍视的事业——按旧的说法或宗教的说法即天命或天职。他们从事命运以某种方式安排他们去做的事,他们做这件事也喜爱这件事,因此,工作与欢乐的分歧在他们身上已消失了。
心理老师左叔阅读心理学书籍的体会,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有人感叹道:“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
很多人把宝贵的时间耗在推杯换盏、打牌搓麻、欢歌劲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愿花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
读书开阔眼界,读书获取滋养心灵的养料,读书修养身心,读书催人思考,读书让人知不足。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书陪伴你前行,照亮你黑暗的心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在最前面,大家在挑选心理学的书籍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了!
现在大众媒体上的心理学都充斥着催眠读心术,色彩星座等伪心理学的东西,非常容易误导大众。
我从很小就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了,一直有在坚持学习心理学,看了挺多的书了。
先推荐两本给你:
《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评分:8.6
内容简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它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诚恳和勇气。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推荐理由:这一系列书,总共四本,分别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勇敢地面对谎言,与心灵对话和在焦虑的时代获得精神的成长。作者在书中,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都不曾说过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乌合之众》
豆瓣评分:8.2
内容简介:本书细致考察群体的一般性心理特征,探讨群体的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诸多层面,指出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在集体意志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的一员。以非法私利为行为动机的群体通常是犯罪团体,而"为信仰而战"的暴民团体会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精神。影响群体观念和信仰的因素有种族、传统、制度等,此外,极具感染性的语言、理想国的召唤、领袖人物的煽动等也对群体行为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
推荐理由: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的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优点时,便走向衰弱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建立理想——追求理想——部分实现理想——理想消失衰弱——衰亡。这个过程貌似不仅仅时一个民主的生命循环过程,是这社会,是公司,也是我们个体。
其实市面上很多打着心理学旗号但是是伪心理学的书很多很多,典型的就是读心术,微表情看懂人之类的,如果不是想着去做心理学方向研究的话,大部分人想读心理学的书籍可能是为了能更了解自己,更理解他人,更好的生活。所以先推荐这两本经典的,科学的大家也容易懂的书。
更多的书籍或者科学性心理学知识,还有生活中的情感问题解答,可以关注我品味人间的小付,我们一起好好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积极心理学、人际沟通分析学、我好你好、身体从未忘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明确自己想看哪一方面的。比如咨询领域,咨询又可以分为团体咨询和个人咨询;个人心灵成长还是,生活中想变得更积极自律,那么相应给你推荐的书也会千差万别。
上一篇:今年找份工作特别难,面试了好多家公司,经验也有,为什么都不要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