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父母有多失望?
父母,父亲,我的你对父母有多失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要父母多有钱,不要父母多好看,只想要个能疼爱我的父母,不奢望每天守在父母身边,只求偶尔见一次父母能有被爱的感觉。给父母花钱无怨无悔,只求父母不要偏心,不要伤害做儿女的孝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失望……这词让我无数深思过。对于父母,我有过失望。不知道自己感受或太老了、自己父母不是很富有,不是很时尚······但这些只是过去的事了。父母的确有很多毛病,但人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许你的父母有一方对于你的兄弟姐妹偏心或常常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安排你的“一切”,但也要记住他们真的为你好,记得在某个网址上看到马云说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不管有多失望,记得他们是你的父母,他们把你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养成现在有自己思想的青年(成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没有来不来这个世界的选择权。但是不能说你不想来这个世界,你却来了;你生活的不如意,却只能煎熬下去。就是你父母害了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寒心,这个我深有体会,因为本人农村人,爸妈都是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所以从小受了无数的暴打和委屈,就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别的小孩都有叛逆期,我都不敢想。造成现在的我胆小又自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失望父母给我了生活的生命基石我们要感恩于父母在社会生活中当个有用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对我妈心寒,99年我和丈夫双双下岗,父亲去世,家里没有收入,女儿要上学,因为太穷,姐姐和妈妈看不起我,背着我打骂我女儿,快二十年了,和她们没有任何来往。现在想起当年的一些事我都要掉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特别有感,因为我正当时。
因为父母都是名校出身的大学教授,母亲很开明,父亲好面子又强势。虽然他们不是在一本或有名的高校,但对我的要求从未降低过。我与母亲关系亲密;因父亲不肯巴结上司被上司打压而心里郁郁不平,经常在应酬后回家发酒疯、砸东西甚至打人,所以我与他的关系一直都很差,几乎不怎么沟通。我从小到大都是按照他们的安排的轨迹走,顺风顺水,所以我一直都是他们眼中听话又争气的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名列前茅,学习没出过前十。当时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件不难的事情,只要稍微一用功就能考得很好。进入全省的重点高中后,我还未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第一次考了50多名。父母表示谅解,但提醒我不能再差,这是最低底线。而后虽然我未能一下恢复到前十,但名次也从40多名渐渐地往前上升。只要是父亲去给我开家长会,回来都是一副阴沉的表情。有一次他喝酒回来,把已经睡着的我拽起来教育,他说:“你以前是我的骄傲,可现在,你是我的耻辱。”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父亲虽是川大硕士但他的虚荣心却胜过了一切,即使我每次考试的名次都在提升,他对我的努力都视而不见。而后我一直都徘徊在20多、30多名,他继续选择观望,什么都没说。期间有一次考了年级第八和年级十三,他去开家长会回来,难得对我露了个笑脸,还跟我说坐他旁边的那个谁他爸还夸我学习好。而我什么都没说。
我高考很顺利,母亲戏说父亲乐呵的嘴都咧到屁股上去了。在择校时我执意选择名校Z大法学,可父亲早已把我的路规划好了——考名校S大。我对Z大有着不可思议的执念,仅凭一张校门的图片,我就想去,我是真的想去。父亲对此不理解,我也未曾给个解释,他便有了奇怪的理解(后来才知他认为我是为了一个男孩才去的)。我当时很傻,不知道法学专业的要求很高,也不是司考和考研的难度,曾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通过司考,并且要上考研。大学四年经历了很多,让我渐渐有了别的想法,人这辈子除了学习书本,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我开始注重自己的为人处事,去细细体会象牙塔里的生活。或许女人到了某个时候都会渐渐集中力弱化,无法做到心无旁骛,但学习我未曾落下,虽然成绩不是名列前茅。大一时我曾挂过一门课并告诉我妈,但随即补考过了。大三备战司考和考研,我曾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询问别人是否能二者兼得,得到的回答是除了是学霸最好专一。我打电话向正在术后恢复的母亲征询意见,她让我做两手准备,我想都没想就投降了。11月20日司考成绩出来,母亲劝慰我。我无话可说,这是我人生的滑铁卢,也是第一次失败,我无法接受也不知如何去接受。其实我深知司考的重要,所以早于其他同学从4月就开始准备司考。也许是因为复习方法不对的问题,我仅差一点就出线,这也是我最接受不了的,若是差很多我认,但就差一点我真的接受不了。我无法释怀,消沉了半个多月。在这期间,就算再难过再想不开,我依旧复习着考研课本,即使不知道看进去了多少。我从没放弃过自己,就算是心情差到不能再差,我也会看书。结果司考和考研我都铩羽而归。考研成绩出来后,父母的第一反映是“你考成这样让我如何跟别人交代”,我顿时清醒——原来他们一点都不在乎我的感受,我对他们而言只是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他们失望了,但没有很失望,因为我还有机会可以二战。
上一篇:在头条文章选择了三农领域,问答又选成职场领域了会有什么影响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