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解决大面积水田土壤板结,不能轮番耕种?
土壤,稻田,团粒如何解决大面积水田土壤板结,不能轮番耕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土壤板结的危害
根系活性降低
岀现土壤板结现象时,土壤通透性较差,吸氧能力降低,植物的根内氧气不足导致根系活性下降,影晌正常新陈代谢,植物根端呼吸减弱,而氮肥、钾肥、磷肥等营养都以离子状态存在,植物吸收旴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使得细胞呼吸能力减弱,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以攴撑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能量,最终影响养分的吸收。
引发缺素症
缺素症有时并不是土壤中缺乏一些必要的元素而引起的,是由于土壤板结、土壤的酸碱度不平衡或者是土壤内部的水分供应不足等问题而引起植物根部吸收能力下降,最终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使得农作物减产或者绝产。
土壤板结的治理措施
合理施肥
首先,增施有杋肥,不仅可以改善士壤理化性状,増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湿保温性,而且能为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提供良好条件,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防止岀现土壤板结现象。一些农民使用有机肥后发现土壤更加肥沃,农作物生长态势好,产量高。通常所使用的有机肥可以利用粪便进行发酵,不仅能够解决粪便污染问题,做到循环利用,而且发酵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廉且容易操作2。
其次,施肥配比要合理,避免单一使用某种肥料。施肥量也不能太多,各种营养元素如氬磷钾肥有机肥等需混合使用,做到平衡营养、施肥合理。
再者,推广施用微生物肥料,因为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够消化、溶解土壤中-部分难溶解的磷酸盐并释放碳素,同时可以将一些微量元素及阳离子如钾离子、镁离子等释放出来,通过建桥的方式恢复土壤团粒结构,消除土壤板结现象。另外,可以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以改变士壤团粒结构,进而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最后,根据土壤的物理性状自制用肥配方,通过无机肥与有机肥相结合,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不仅能改善土壤的板结状况,而且能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适度耕田
在多数农村地区,人们都是利用大型拖拉机进行土壤的深度耕作,但是当耕作达到一定深度时,会破坏耕犁底层。因此,需合理控制耕作深度,以改善耕层结构,进而防止岀现土壤板结现象。
推行秸秆还田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农作物秸秆是非常重要的有机肥来源,将粉碎的秸秆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通透性,为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提供良好条件,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清除田地残膜
使用土地后若不能及时清除田地残膜,就会使大量塑料化合物遗留在土壤中,长期下去不但会形成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会破坏土壤的成分。清除地膜最常用的办法是用生物降解法,该方法可完全降解土壤中所残留的地膜
总之,要针对造成土壤板结的具体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耕田,合理配制合适比例的肥料,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深耕土壤,堆高土层,深挖水沟排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壤板结是长期耕种,大量上化肥,缺少有机质的结果。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大量上土粪,蚯蚓土,牛粪,羊粪,猪粪等,二是用大量秸杆还田,树叶也可以,三是种些豆料植物如苜蓿草,翻到地里当有机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稻田来说,大量的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的酸化只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稻田施用的化肥大多是酸性肥料,大量的酸根离子在土壤中残留、富集,使得土壤呈现酸化、板结的状态;其次就是水整地。搅浆机、水耙轮在稻田中的作业使得表层松散的土壤颗粒结构被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紧致、黏重。稻农想要的能站住秧苗的泥浆,却对土壤的物流性状造成严重的破坏;长期的水层淹灌。在水淹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水稻根茬以及其他的有机物残体逐渐的在厌氧环境下发酵,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也会在土壤中累积、残留,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稻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差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至于说如何改良,我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1、换茬。换茬是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对经济效益影响最小的方式了。而且,稻田轮换种植黄豆,对减轻黄豆田的除草压力也是很有好处的。稻茬轮换种植黄豆,黄豆的长势和产量也要比旱田换茬种大豆好一些。重要的是,稻田施用的除草剂不会对下茬种植的黄豆产生药害,非常的安全。同时,黄豆的根瘤菌也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也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可以说,稻茬轮换种植黄豆是有效改良土壤的方式。
2、免水整地移栽。水稻种植会通过搅浆机、水耙轮等农具的作用将表层的营养土搅成均匀的泥浆,目的是让秧苗可以“沉”下去,避免移栽的秧苗出现漂苗、倾斜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泥浆,对土壤的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旱整地的方式,在秋收之后或者放水泡田之前进行旱平地,提前将田面整平。旱整地对土壤的破坏相对小很多,也能让土壤变得细碎。这样,旱整地之后再进行放水、泡田、施肥、撒施封闭药等作业就可以进行移栽了。而且,通过一些地区的试验,这种免水整地的方式种植水稻,在返青速度、根系生长量以及移栽速度方面有着很明显的优势。
3、施用有机肥。大量施用化肥,是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变差的一个因素。酸根离子的富集,造成土壤的酸化、板结,土壤呈现化学酸性的亚健康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因地制宜的采取一些手段来改善这种状态,比如说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之所以会改良土壤,就是因为其中的有机质成分可以与土壤颗粒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扩大土壤颗粒的直径,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使得土壤疏松、透气;有机质分解之后产生的有机酸成分,还能逐渐的将化学酸性的土壤向生理酸性转变。而对于大部分的农作物来说,更适合在生理酸性土壤中生长。所以,施用有机肥也是改良稻田土壤的一个方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