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过后全国中药材种植是不是好的产业?
中药材,疫情,中药疫情过后全国中药材种植是不是好的产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疫情肆虐,抗流感类及化痰主肺类中药材需求增长可能会超过10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2月,国内中药材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品种,集中在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品种上,根据比较权威中医院发布的药方应该首先受到关注;黄芩、板蓝根、广藿香、贯众(野生品)、金银花、连翘(野生为主)、芦根、鱼腥草、半夏等品种首当其冲;除了牵头的抗疫情品种外,受抗流感配方影响,浙贝、麦冬、杏仁等次要抗流感品种需求量,同样保持增长。
据统计:2019年12月份以来,抗流感类药材需求增速超过30%;2020年1月,增长速度加快至40%以上——按照这样的加速抗流感类中药材的需求,将比2019年放量增长100%以上。板蓝根鲜根带叶更是涨到4元每公
2需求短时间暴增,导致部分药材价格快速上涨
价格,是反映产需矛盾的核心指标。随着需求放量,抗流感类中药材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板蓝根、白豆蔻、大青叶、芦根、广藿香、贯众等品种价格出现翻倍。在价格刺激下,除贯众、芦根等少数品种外,各产区甚至新产区,必将扩大上述品种生产规模。
中药材价格指数将整体上行 粮食、蔬菜等经济作物,将和中药材生产竞争机会成本,从而导致两种方向——板蓝根、广藿香、鱼腥草、连翘、金银花等高价药材,行情出现回落;大量徘徊在生产成本上下的药材,行情整体上行,推高中药材价格指数。
3、发展药材生产正当其时 2020年发展中药材生产正当其时,是近10年来难得的机遇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药材市场空间巨大,避开“两个坑”,把握“两条线”,保准赚大钱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中医中药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中医中药迈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中药材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尽管不同品种之间市场需求必然会有波动,但中药材总体需求进入较快增长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中药材市场较快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赚钱,这里还有“两个坑”,千万注意避开。
第一个坑是品种坑,不同品种的价格波动一定存在。从2018年有关分析数据看,我国流通市场741个中药材品种中,220个品种价格上涨,334个品种价格持平,187个品种价格下跌,下跌品种接近一半,占到48%。避开这个坑一是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掌握市场趋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种植品种,尽量避开品种市场低俗期。二是确定品种后切勿“追高杀跌”、反复更换,坚持精耕细作,用时间赢得空间,用专注占领市场。
第二个坑是品质坑。不管市场如何变幻,好货永远不足,劣货终将难卖。很多时候表面上是你的药材卖不出去,似乎总是供大于求,这往往是总体供求关系的一种“假象”。事实是优质药材供不应求,而劣质药材供大于求,这种两极分化越来越会严重,而且会长期如此。
避开“两个坑”不输才能赢。抓住“两条线”就能赚大钱。
第一条线是专注优质药材种植。道理浅显,做到很难。中药材种植对地域、技术要求极高,真正种出好药需要专业、专注。一是要全面、系统掌握种植技术,严格执行各项规范。二是认真把握种植过程每个环节,务必万无一失。三是攻关相关机械设备,破解关键难点。这点很难办到,但必须做到。具体说主要包括中药材播种、收获等配套机械,几乎没有成熟的机械设备,要想方设法攻关解决。
第二条线是市场挖掘深度开发。绝大多数的中药材都可以食用,所谓药食同源就是这个意思。将中药材做深度挖掘,开发出新的产品,市场立马无限放大。比如非常普通平常的蒲公英,可以做茶,可以做菜,可以做“无搞”饲料,等等。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市场空间难以相像。
避开“两个坑”,抓住“两条线”,剩下的就是数钱了。
上一篇:车载垃圾桶多大的好?有推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