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蜗居”和“安家”有啥不同和相同之处?
蜗居,房子,海藻“蜗居”和“安家”有啥不同和相同之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蜗居》是把真实的生活拆开了放到你的面前,《安家》是一部悬浮剧,它是给了你一个作者的虚构。
海清在两部电视剧中都有出演,两口子都是为了买个合心的房子四处奔波。
在《蜗居》中,两个人最开始买房子,是因为海萍怀孕了,所以三个人开始四处看房子,因为经济拮据,两个人看了很久都没有看到合心的。看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拖拖拉拉中房价蹭的一下上涨了,最后下定决心拿下一套房子,这边正准备吃饭庆祝买上房子,那边接到房东电话要给他们退定金。
在《安家》中,还是两口子要买房子,理由是怀了二宝家里住不下。然后依然经济拮据,房子看了又看,眼看二胎都快生了,还是没有买上。这个时候来了个神中介,把一个跑道房装修了,然后用诗和远方成功打动了她。
两次买房,中间差着的居然是一个好中介,这个逻辑不通啊。在一个房价不断攀高的时候,房东为了卖更高的价格,自然是愿意承担违约金的;但是同样在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中介居然敢先垫资几十万给客户装修房子,这一波操作很迷,再然后虽然户型奇葩了点,但是十年无人问津,这个说法也太过夸张了,像老严夫妇那样像在上海扎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居然因为户型问题被空置,实在是不科学。
在蜗居中,买个小东西都要仔细算清楚的人,到了安家中,居然被中介忽悠买房,这不科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比较喜欢蜗居,蜗居把社会的一些问题很真实的体现给了这个社会。安家人物剧情太理想化了,主题不大明确。相同点就是编剧都是作家六六,都说明了这个社会房子代表了一种安全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非常荣幸可以有这个机会解答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家主要是关于几个房地产经纪人帮助别人买卖房子。在我们看来,家是第一所房子。这出戏是关于房子的。几个人的感受比其他人少。
蜗居当我看到蜗居的时候,我还在大学的象牙塔里,主要谈论海藻和小贝住在一个小房子里,海藻看到了她姐姐为了买房子的悲伤。当她姐姐需要钱的时候,小贝并不想借钱,因为他正在准备自己的家,而宋思明甚至没有眨眼就把钱给了海藻,这涉及到一个女孩在为她所爱的人提供粗茶和便餐的生活和选择的生活之间做出选择。
当生活在大学的简陋住所时,许多人无法理解海藻的选择。十年后他们才从学校毕业并买了一栋房子。每一出戏都有每一出戏的亮点,也有每一出戏的无奈。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看法和见解,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祝大家每天工作开开心心,生活快快乐乐,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一部电视剧《安居》就成为当下的热门,而巧合的是里面一对夫妇正好是10多年前《蜗居》里的的一对夫妇,然后就有网友调侃到,这对夫妇看了10多年的房子还没买房啊。其实无论是《蜗居》还是《安居》,这两部剧里讲的都是关于房价高买房困难的故事。
《蜗居》的火不是因为剧情的完美,而是因为创作者直面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当年的《蜗居》不是像现今《安家》想要的把所有问题往里面框里装。《蜗居》胜在尖锐,用围绕着房子这一点事,直接呈现出底层居民的困窘,宛如一根直指现实的尖刺,让观众在疼痛里审视自己当前的处境。而《安家》以其囊括度最广的话题性,成为当前现实题材职场剧的当红制作。一味的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来构建戏剧冲突,并且刻意的在职场里掀起内部争斗来制造戏剧冲突,这种职场生态,有足够的噱头,但是,对于剧情的构建和情绪的表达,显得过于迅猛!
《蜗居》主要讲述的是一对外地留沪的姐妹的一段生活经历。通过对普通小市民琐碎生活的描述,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道岀了都市无房一族的种种困惑,也反眏岀一些现实问题。《安家》整体陈述出来的剧情,来源于生活,扭曲于生活,表面上是讲当前居民在房子这个生存焦虑源面前如何挣扎求存的世间百态,可骨子里,还是在干给中介行业暗中洗白的勾当!
作者估计是想着通过《安家》来延续当年《蜗居》的话题性和收视辉煌,可惜,十多年过去了,房市不是当年的房市,观众也不是当年的观众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