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歌?
明月,李白,月亮有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月亮最多情,相关的诗歌也不胜枚举。今天朱雀就来为大家带来几首描写月亮的诗歌,与大家一起吟咏“月”的篇章。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月亮往往意味着思念,因为天下所有人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个事物,因此它自然成为了人们牵挂远方的纽带。没有朋友圈的时代,这样的纽带虽然虚无缥缈,但是却必不可少。张九龄的这首诗就写的是一种动态的思念:“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是一个妻子思念自己丈夫到了一个临界点之时的感慨,这样的“模糊”又更加催人泪下。
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如果月亮出现在了寒冷的晚上,那么这种寒冷和月亮本身的清辉相得益彰,整个世界仿佛都更加凄清。朱雀曾经有一次在内蒙古草原之上看见过满月,辽阔的草原以及大陆性气候特有的晚上寒冷的风,营造出了一种无比空旷的氛围。但是,李商隐的想象更胜一筹:“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他认为,月亮上面有两个神女正在比美,因此月亮才能如此绮丽。或许,这就是大诗人独特的笔触吧。
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
月亮的形状是怎样的?满月自然是“白玉盘”,但是新月呢?新月就多了几分婉约,就像是一弯眉毛,星河眨着眼睛看向人间。然而,眉毛也可能会表达很多情感,有的是温柔,有的是哀怨。而牛希济这首生查子,说“未有团圞意”,团圞就是团圆的古典说法,看来代表的是眉头紧锁的样子了。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月亮的诗歌,月亮作为古今一直歌咏的对象,作品还有许多,这里没法一一列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浩瀚缥缈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曲折复杂的人生。月亮成为了历史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融于月光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丰富多彩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咏月意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 诗经·月出》
眉目艳皎月 ,一笑倾城欢。 李白《古风其二十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靠,无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上一篇:明明还不够相爱,为何要结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