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正值植树时节,很多农民都在可耕地里植树,怎么办?
农民,可耕地,基本农田正值植树时节,很多农民都在可耕地里植树,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就是农民,不是不想种,是没办法,为啥会出现这种局面,多种原因造成的,我先分析原因,在说办法。
首先种粮是个体力活,尤其在农村,田地分散,机械化发展缓慢,风吹日晒的,无论种还是收货,都需要高强度体力的付出,不但脏还累。同时还是个技术活,种子的优选,肥施多少,防虫药的喷施,灌溉时把握。
第二说说成本,耕地,种子,化肥,农药,收割还有人工的费用哪个都需要花钱,老百姓种地也希望赚钱,赔本的吆喝谁干[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正是因为粮食的价格一直不高,索性还不如栽树省事,而且收益也不错。闲下来的人打工或创业挣钱就更多了。
最后我说说办法,现在国家允许土地流转,这就为机械化创造条件,只有农业生产实现的机械化,农业才有长远发展。或者引导农民做特色种植,例如种植药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广西贺州的。我说说我们那边的情况,这地,已经基本荒废,没有什么年轻人去耕地了,所以我们那都钟上了松树,按照我爸爸(1970年人)的说法,这样为自己在家里日后能割松脂或者出租给别人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和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眼下正是植树好时节,大多农村都有这种现象。老些人把好端端的大田地私自栽上了树苗,这个举动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不是统一种植,都引起不小的轰动,他挨边的地主就不干了,甚至打架,官司打到县里。一棵树苗打乱了村民们的和谐安定。
人们经商创业的红火,打工潮的涌动,农民们已经不在自家的承包地里打滚了。工时的值钱,化肥农药的昂贵,而粮食却卖不上价钱,这使得种田只能吃饱饭,人们打上十天的工,都要超过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农民们越来越不重视土地了,他们想法离开土地去城里发展,或者在家创业,他们也不在乎地里的那点收入,承包地又不能荒芜,也不想种多年生的经济作物,为了懒生事,就种上了树。
在我们村每年都有这种情况,外出务工的一家栽上树,挨边的地主要种庄稼,两边的人肯定要阻拦的,所以因为这件事情闹矛盾的不少,通过政府部门出面调解,成功了,这块地就趋于平静,万一村干部不管,种啥自由,这块上好的可耕地里,大家都比着种上了树。
农民们都明白,大田地里一家两家栽树,还都能长大了,大块地成了树林,几年后树木就不长了,这样就害了所有人,浪费了土地,我们村都出现好几块这样的小树林了,大家看着心疼,后悔了,全埋怨第一家栽树的。
朋友们,我的观点是,不能走那条路,种粮食,种经济作物,村委会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只要不是国家政策耕地还林,都不准村民这样做,并且还要把原来种上树都多年不长的树林砍掉种庄稼。
我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邓老师来自松滋农村,那里是丘陵地带,适合种树,我们老家也出现了耕地种树的情况!最近5年,逐渐很多原本种粮食和棉花的田里种上了树!为什么会这样?
1.直接原因就是因为种粮食和棉花现在不赚钱!种田成本高,农产品又不值钱,导致产出低,经济效益低下,还不如种树效益高!人们肯定会选择种树啊!
2.邓老师家昨天卖了棉花,贩子只肯出1.5元一斤的价格!这是邓老师闻所未闻的超低价格!去年冬天都还是2元一斤。但你要知道2007年时,棉花最高是7元一斤!1.5-2元一斤棉花,基本上保本都难,无利可图!种棉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如果算上人工成本,那就是亏本买卖!你说棉花还有什么种的必要?!
3.因为自由贸易,我们的企业转而从国外进口便宜的棉花,这就导致国内产的棉花滞销,价格也就一落千丈!棉农因为无利可图,棉花的种植面积也是逐年下降!
4.我们也从国外进口了一些便宜的粮食,这也会造成类似的冲击,粮食不值钱,农民就不肯种粮食了!由于农村不准养牛了,现在种粮食完全依赖机器和石油的消耗!这一定是阴谋。这一定是斗争!直接后果就是种粮食的成本直线上升!一边是粮食不值钱,一边是成本在增加,那么种粮食就变成了无利可图的事!这是很危险的,这对我们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5.农民要生存,就必须赚到钱!种树也是无奈之举!如果种地可以过好日子,没人会出去打工,没人会去种树。都是被逼的!
6.种树成本低,不需要怎么管理,它自己接收阳光雨露滋润就可以生长!并且潜在产出更大。我们那边正在大规模推广梯田柑橘种植,柑橘的收益比种粮食强不少!
7.一些跟筛子一样不保水的梯田只适合种树,种树还可以保护环境,原本那上面就是森林,后来因为人口增加而开荒,现在是轮回!
上一篇:核桃树和梨树能混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