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碧桂园、美的等企业“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
口罩,碧桂园,生产线如何看待碧桂园、美的等企业“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为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公司,承担起建立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春天,口罩成为了礼物的热选,也成为了和柴米油盐一样的刚需。物以稀为贵,之前口罩基本只向医疗机构供应,而现在全国14亿人民每天都需要,这消耗量可想而知。碧桂园这个房企相对来说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有医疗设备生产业务板块,但是生产口罩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想要生产口罩,从采购口罩机、沟通供应商、寻找原材料、获取生产许可证等等都是紧迫任务。经过25天的紧张准备,“碧桂园”牌的口罩终于成功出品。作为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公司,承担起建立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任。日产量可达40万个,在满足自身员工的每日需求之余,还能给更多需要的人,也算为社会做了一大贡献了,值得赞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为保障抗疫一线,以及员工、合作伙伴、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安全,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博方众济公司正式承担组建“碧桂园”牌口罩生产线还是很牛逼的;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采购也基本到位,凤厂牌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首批10000个“博方众济”牌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日产量可达40万个;作为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公司,承担起建立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任。企业在短短十余天,7条生产线已“准备就绪”。“6条生产大人口罩,1条生产孩子专用口罩。”朱文斌说,几条生产线一下来,就投入了500多万元,还参照了上市药企的口罩生产车间规格造了一个GMP洁净生产车间。“投产后,单条生产线可实现日产8万个医用外科口罩。”企业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及时出来援助,很给力,良心企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次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国家有难,他们总是跑在前面,为我们披荆斩棘。
碧桂园、美的等企业“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首先是考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跨界”合作可以有效得利用各自双方的资源,例如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公司,就承担起建立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任,从而和美的等其他企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为市场提供正规的口罩供应,减少不正规的口罩流入市场,造成疫情进一步恶化。
并且碧桂园在疫情最初爆发的时候便立马捐献了2亿元用于疫情的防控,这次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口罩生产线,极大体现了碧桂园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相信有这么众多力量的帮忙,我们定能战胜此次疫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2月10日的一个紧急会议开始,博智林机器人承接了集团投资口罩产线、生产口罩的任务,而博方众济作为博智林机器人的医疗科技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了具体执行任务。全公司上下迅速组建力量,串起采购、生产、法务、销售、品质等各个环节,抢时间、抢资源为全碧桂园集团的安全复工保驾护航。
到了3月5日,碧桂园的口罩生产设备终于调试完成,原材料采购也基本到位,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首批10000个“博方众济”牌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新生产的口罩包装完毕后立即发货,到了3月6日,碧桂园海南区域第一个收到了碧桂园自产的口罩。
从决定投资口罩生产线到首批口罩下线,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碧桂园用了25天的时间。南方+记者了解到,碧桂园自主生产的口罩将支援抗疫一线,同时确保员工、合作伙伴、施工企业的口罩供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有难,国为后盾。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纷纷伸出援手。由于口罩的医护用品极度短缺,比亚迪、碧桂园、美的、富士康、格力、爱国者等品牌企业纷纷“转行”生产口罩,为抗击疫情尽应有之力。
从2月10日的一个紧急会议开始,博智林机器人承接了集团投资口罩产线、生产口罩的任务,而博方众济作为博智林机器人的医疗科技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了具体执行任务。全公司上下迅速组建力量,串起采购、生产、法务、销售、品质等各个环节,抢时间、抢资源为全碧桂园集团的安全复工保驾护航!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采购也基本到位,碧桂园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