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自己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能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安慰自己吗?
不公,的人,恶有恶报当自己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能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安慰自己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自己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能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安慰自己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总会产生怨气。因为,不公的事情不仅是对社会规范的破坏,也是对别人权利的侵害。通常情况下,人们会用这三种方式对待不公:一是以怨报怨;二是以德报怨;三是以直报怨。
以怨报怨多是心胸狭隘者所为,你对我不公,我就对你不仁,有怨必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通过报之以怨,来解心胸闷气。这种态度很容易导致怨怨相报,没完没了,使事情走向恶化。因此,这种做法不足为取。
以德报怨之心态,多是考虑道德感化,以避免怨怨相报没完没了。这种对待不公的态度,在有些时候确实能感化某些人,使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化。但有些时候,却也会放纵施以不良行为的人继续无良。因为他们做了对人不公的事却没有得到制裁,甚至得到了好的回报。所以就很容易使他们更加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这种方法也不可取。
以直报怨,这是孔子倡导的对待不公事情的处理态度。意为以正直、正义的方式对待不公。社会中到处都会遇到不公的事情发生,如果对待这种事情我们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或标准,即:既不放纵和姑息,也恶意回报,而是用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方式予以回应。这样,既可避免让不良行为人逃避责任,也可避免对不良行为人过度回应,造成对他的权利和权益的侵害。
以直报怨要把握好回应的边界,切不能任意越界。在道德层面的事情以相应的道德批评或谴责来处理;在法律层面的,可通过诉求法律来解决。
对待不公的事情的发生,所有人都应当有明确的态度予以回应,既不姑息不迁就,也不恶意报复。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那么,不公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否则,不公的事情就会经常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话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有此事,我六十几岁了,也经历过,也看过,让人真是无错,做什么事评良心,有良心做什么事天下走更有光明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绝对可以,亲身经历!更要相信因果论。秦桧污蔑岳飞世人多抱不公喷吗?但成就了岳飞,九天任我行,很大的阴德神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恶随形。
无论善恶,都是能量的付出,科学研究早已经证明,人的思想、语言、行为都是有能量的,所以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言行,必定会有什么样的果报。这不是笔者说的,是科学家们说的。大家看看中外的科学家们,特别是外国的科学家们,象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都是研究到最后,发现神学早已经历那里等着科学。
1965年,陈毅元帅作为中国的外交部长兼国务院副总理回答了记者提问。众所周知,那时香港还没回归我们祖国怀抱。在这次记者会上,有一位香港记者的发问,把这次招待会推向了高潮,他的提问是“有关美国会利用香港作为据点的问题”,陈毅元帅以一句豪迈的话回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科学家和贺龙元帅的话,不知道是否能够回答题主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你遇到不公平的遭遇时…应该冷静理智对待…切莫急燥…否则会得不偿失…有危险:
用积极的态度:理智可行的方案去争取公平…
在无能为力的情形下…克制自己等时机…
恶人不可能做一件坏事就收手:坏事做多了…总会得到公平的惩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硬树自有硬虫蛀…总会碰上硬茬…
恶有恶报并非虚言…作恶多端必自毙…是道理:
善有善报自安慰…宁做善事莫作恶…是硬道理:
肤浅的认知…能否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能如此的安慰自己。
上一篇:早恋是真的全是坏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