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预警机的雷达在上面怎么探测下方的目标?
预警机,机身,盲区预警机的雷达在上面怎么探测下方的目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预警机的雷达在上面怎么探测下方的目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预警机大致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预警机,以大型客机为预警机平台;另一个就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预警机,以大型运输机为平台。两种不同思路、不同体系的预警机应该说各有优劣,目前也没有发生过两个装备预警机体系大国之间的空战,因此还不好说谁优势谁劣势!至于预警机雷达都在飞机上面,那么飞机下面如何探测问题,其实就和两大体系预警机平台有很多的关联,下面我们具体说说:
首先说说西方采用明航机改预警机,大型客机具有更好的经济性,采用费用、日常维护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安全系数也是最高的,另外航程大,舒适性好,对长时间在空中工作的人员来说比较适合。他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对大型机场的依耐性太高,而一旦开战这些大型机场将是导弹的第一摧毁目标,即使不被摧毁,一旦飞不起来,预警机的作用就报废了。而且大型客机改装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处,机背上的雷达圆盘可以尽量离机翼更远一些,且客机机翼更小更细长,对雷达波遮挡就较小,尤其是机身较窄,机身后部位置更窄一些,比雷达圆盘罩子都更窄一些,这样雷达波越过机身看到自己身下目标不是不可能的了,这是大型客机作为预警机平台的一大优势!
而俄系采用军用运输机改,这类运输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简易跑道起飞,战时适应能力更强,生存能力也更强,而且军用运输机加装各种电子系统更容易,尤其是自卫电子系统方面,这一点对日益复杂的空中电磁权尤为重要!但军用运输机的一大特点就是为了装更大更重型装备,机身都非常肥大,且整体飞机体型较短(尤其是胖妞运20这种),因此雷达圆盘一般都装在机翼中间位置,这样被机身和机翼遮挡的下部盲区就很大,就有点类似于平衡木似的预警机雷达前后都是盲区一个道理!
这些盲区往往会成为敌人突破的漏洞,因此就需要将这些漏洞补上,典型的我国空警200预警机就采用平衡木模式,后期为了弥补缺陷就在机头、机尾、机身下分别加了3个雷达罩
而像俄罗斯的A50,中国的空警2000、空警500等,这些都是采用大型或中型运输机改装,飞机下部区域明显被遮挡成为了雷达盲区,因此俄罗斯和中国也都相应的在机头下面加装了一个向下的360°扫描雷达,有点类似于反潜巡逻机那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
当然,无论是空警200加设的3个雷达,还是A50、空警2000等机头下的360°向下扫描雷达,这些雷达不但耗费飞机上的更多资源,其雷达性能与原盘内大型雷达差距都很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于未来我国有了C919、C929等大型客机后,是否会参考西方采用客机来改装预警机呢?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运20已经服役有一段时间了,目前运油20已经在进行试验检测了,但以运20为平台的预警机并没有上马,也许我们就是在等C919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很对,实际上预警机的雷达看地面和海上目标需要辅助,也就是不能依靠自己的大圆盘来实现的。
举很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光是电磁波预警机也是电磁波,那么手电筒用手遮住是不是出现一只很大的手?同样的道理适用于预警机,预警机的机身虽然说是复合材料但是只要不是透波材料就会造成损耗,不对应该说透波材料也不能百分百透波。
那么机身既然不透波你雷达又在机身上面,那么你的下视盲区是很大的,你会受到机身和机翼的遮挡这个是物理特性决定的,虽然说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不如金属,但是依然是损耗严重类似于穿过几堵墙的WIFI信号,虽然说有网但是会掉数据包。
预警机为了实现多功能和无盲区是装备多种雷达,而且现在的预警机还集成指挥、通讯、电子战、雷达、态势感知,预警机上的对海对陆主要依靠机头的下视雷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像“灯下黑”的道理一样,雷达也有探测盲区。雷达是用来探测远处目标的。远处的目标,不管什么高度都能探测到,即便是地面海面的目标也能探测到。如果距离飞机太近,比如就在飞机的肚皮底下,雷达是探测不到的。不过,能离预警机这么近的肯定都是自己人,不会是敌人。眼睛都能看到的距离,没有必要用雷达探测。
上一篇:睡觉时耳坠需要摘下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