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感觉孩子看什么都没有分别呢?也就是没有好坏之分?
孩子,你的,好坏为何感觉孩子看什么都没有分别呢?也就是没有好坏之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何感觉孩子看什么都没有分别呢?也就是没有好坏之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孩子的年龄段里只有单纯、玩伴、学习知识、不要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孩子,我建议你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上面,这样对孩子成长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并列回答,因为孩子的好坏是教育引导的结果。“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是本善的,后来变乖变坏是因为被后天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言行合一、严肃己身的父母,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变的乖巧听话,要知道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不是学校老师而是自己的父母;然后是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交友对象,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孩子的交往对象良莠不齐,性格和人生信条各异,三教九流都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看孩子跟什么人交往了;其三是有一个良师和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得益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精神引领,学习的进步则受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总爱说:“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好像孩子最能辨别真伪,其实不是这么个意思,我觉得“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说的是孩子看待人或事物都是不掺杂其它复杂想法的直觉,就是孩子不会计算得失。
婴儿时期,孩子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很独特,他们会用嘴巴感知,不管什么东西都先放到嘴里,这在大人看来是一种很不卫生的习惯,可在孩子那里这就是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
“感觉孩子看什么都没有分别,也就是没有好坏之分”这句话本身就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看的,我们总爱把事情分出个对错,划出个一二三四。可孩子就是靠直觉,而且没有什么原则,他们可能前一刻还不喜欢你,下一刻不知道你的哪个举动引起了他的兴趣而主动来接近你,这就是孩子。
所以不用要求孩子对待事物有严格的对错之分,当然关乎安全的规则除外,而且多了解孩子对事物的看法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应该处于“吸收性心智”这个阶段。6岁以下的儿童,都有“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博士用两种东西比喻吸收性心智:海绵和照相机。
我们都知道海绵的特质是不加区别的吸收任何东西,并且无法通过挤压使其恢复。很多时候,无论好的坏的,孩子都会吸收,并且伴随终生,不能回到以前的状态。所以,成人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而言就很重要了。
而照相机只要轻轻一按,就会将所有的细节记录下来,但当时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孩子也是这样,走到哪里就照到哪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呈现。无论美好丑陋,孩子可以不带任何偏见来摄取,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一个精确的描述。
0~3岁时是无意识吸收心智,3岁之前是各种功能的建立阶段,各个器官是独立发展的,就是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些感官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需要父母通过语言、动作来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3~6岁孩子已经能够有意识的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比如你的孩子刚去幼儿园,他对这个环境不熟悉时,应该会站在一个地方用眼睛来看,他可以了解其他小朋友的作息规律,并且观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相处,通过观察,你的孩子可能会主动融入这个环境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处于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中,充满了好奇,孩子此时此刻的心灵深处是最纯洁的,没有一丝丝的污染,只有好不好玩,而没有好坏之分。
愿这份初心永远不变,愿世人都回归初心!想想多美好的时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对有些人和事的好坏没有区分是正常的,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通过感知和学习,逐渐的就有了区别和判断的能力。
上一篇:有时候,你会不会在自己一个人时莫名其妙哼起了歌,如果有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