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家孩子特别懒,阅读作文分数不低,基础古诗一塌糊涂,作业都不完成,怎么办?
孩子,古诗,作业我家孩子特别懒,阅读作文分数不低,基础古诗一塌糊涂,作业都不完成,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认识到重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尤其在孩子面前说你怎么这么懒等等,容易造成孩子自尊水平下降,到后面即使能学会的也懒得去想,反正我就是这么懒。骂孩子懒,不如去了解他为什么这么懒?是不是你的帮助太多,又或是他太过于安逸?俗话说:饮水思源。找到了懒的根源,才能治标治本。
但是有一种懒必须引起家长的注意,那就是长期养成的懒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不是长期被替代的结果?
孩子在最初都是喜欢学习的,正是家长过度的帮助才导致孩子的懒。比如当他想去学习一些感兴趣的,你却嫌他做的不好或是太麻烦。又或是常常以忙为理由,不去关注孩子的生活,获得的后果是他自然懒懒的。
对于题主说的阅读作文分数都不低,这基础古诗啊一塌糊涂的,作业都不完成。我们要分开去探讨。
一、阅读和作文不低分数不低说明孩子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差,归纳概括能力、提炼中心也挺好,这些也是做基础古诗的关键。
二、关于古诗题,这里你可以问问孩子,他是课内的古诗不行还是一遇到没有读过的古诗就写不出来了,如果是课内的可以先从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开始讲吸引孩子的兴趣然后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以及作者的情感等等,最后从古诗里面标注的字或词去分析。
三、课外古诗题,这一部分通常孩子是不懂如何去翻译这首诗以及作者所处的大的时代背景无从猜词使整首诗意思不懂或者写的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意思相反,对与这一部分可以从阅读一些文言文、历史故事开始,一、增加孩子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二、增加孩子对这一方面的兴趣。文言文可以看史记、资治通鉴等等,我初一假期把这些看了一遍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历史故事可以让孩子看一下中国通史这个视频总共100集,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梳理了一边,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其中唐宋的看一下。
四、关于作业问题,先要了解他们班整体作业水平情况看一下别的同学每天写作业的情况,如果大家都写的很晚才完成,这是孩子出现了畏难的情绪,父母所要作的就是感同身受说出孩子的感受,疏导一下。如果别人都很早写完,那就要了解一下孩子最近的状况,是遇到不会的题还是学校发生了什么事等等及时跟老师沟通等等。
找到了根源,就要和他一起去克服,而不仅仅是抱怨和训斥,那没有用!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我们所要作的是放手但不走远。
以上纯属个人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得去背诗积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说明一点,这不叫懒,是没有兴趣或者说兴趣不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应该是培养孩子对古诗的兴趣,我认为中央一台的古诗词大会就很不错,可以和孩子一起看。
其次是学习古诗词不要单纯的背诵,可以结合绘画,结合游山玩水,让孩子在情景中理解感受古诗词的韵味,通过理解鉴赏古诗词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有时是件很枯燥的事情,能把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味有吸引力是一个当老师的智慧也是一个做家长的责任,愿我们带领孩子在求知的海洋里快乐徜徉,永往直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孩子的成长中,他总是有些方面比较薄弱,而有些方面比较强势。在刚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现在因为接触的电子产品比较多,对一些通俗语言都理解的很到位。上了小学孩子张口就会用成语一点都不稀奇,他们看图写话一点就通也不怎么新奇。但是在这个大语文时代,语文对孩子们的要求就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从而就会凸显出来对古诗、对古文的理解有些差。我觉得不要太着急,这应该是个比较普遍现场,就如同过去农村的孩子说着方言无法理解普通话中的一些成语运用一样。
首先,古诗文差并不是因为孩子太懒。古诗文的理解是需要一些基础知识支撑的,我觉得家长应该先通过孩子不理解的地方入手,帮助孩子分析清楚基础古诗差的原因,然后通过网络或者书籍帮助孩子去提升。且找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带动孩子学习的好奇心,当他进入了其中后,自然的就更愿意去学习古诗了。
其次,阅读和作文是现代文的基础,那就估计孩子从这方面深入的去了解。鼓励孩子加大阅读量,当阅读达到一定的层次,自然的他们的古文能力会得到提升。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是来源于文字,要相信孩子在阅读中慢慢的和 古文联系起来,自然的就懂了其中的含义,那么学习古文将会变得轻而易举。
再次,家长一定要耐心的去帮助孩子,不要抱怨和打击孩子。基础古诗学的不好,作业完不成,那家长要主动的跟孩子、跟老师去沟通,帮助孩子提升。孩子一般很简单,他学的会的就会更加感兴趣,学的不好的就会自然的退缩,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往往鼓励和支持比打击更能起到作用。
上一篇:家长该不该把孩子的游戏加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