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养好鹅?
饲料,饮水,环境如何养好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鹅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2.小鹅流行性感冒。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多发于雏鹅。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防治:①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舍严格消毒,通风良好。②多雨潮湿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料中饲喂,连用3天。治疗病鹅用量加倍。
4.鹅卵黄性腹膜炎。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停止饮水,衰竭死亡。病程2-6天。
防治: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按鹅每公斤体重用链霉素50-200毫克,或氯霉素10-30毫克,卡那霉素10-15毫克,壮观霉素30-40毫克,1次肌注,每天2次。也可用呋喃唑酮每只25毫克,拌入料中饲喂。
5.鹅出败病。由巴氏杆菌引起。20日龄以内的小鹅不发生该病,主要见于成年 鹅发病,每年5—6月是发病高峰期。最急性型,鹅突然死亡,未见任何症状。急、慢性型,病鹅体温升高43℃以上,食欲减退,离群,闭目,毛乱,口鼻流粘液,拉黄绿或灰白色稀粪,便中带血。先兴奋不安,曲颈于背,后麻痹而死,死亡率50%—80%。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每次每只2毫升,每年3—4次。②病鹅立即隔离,鹅舍用具彻底消毒。③磺胺甲基嘧啶按每公斤体重O.2克,1次内服;0.15%土霉素或(20-30)x1O(负6次方)喹乙醇拌料喂服,每天2次。
6.绦虫病。由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多发生于15-90日龄的鹅。病鹅减食口渴,消化不良,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伸颈张口,双脚乱刨,麻痹死亡。
防治:①鹅群每年驱虫2次,粪便集中发酵处理。②摈榔按每公斤体重用O.5—O.75克,水煎取汁喂服。③南瓜子粉按每公斤体重用20-30克,1次拌料喂服。
7.鹅口疮。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病鹅生长不良,精神萎顿和羽毛松乱。嗉囊粘膜增厚,呈灰白色,有圆形溃疡,常见伪膜性斑块。口腔粘膜黄色,呈干酪样。
防治:①搞好鹅舍卫生,种蛋严格消毒。②口腔粘膜溃疡可以涂碘甘油,嗉囊中可以灌入2%硼酸。饮用O.05%硫酸铜溶液。③大群鹅按每公斤饲料中加制霉素50-100万单位,连用7—21天。
8.鹅球虫病。由鹅球虫引起。多发于雏鹅。每年5-8月是发病高峰期。病鹅食欲减少,精神萎靡,缩颈甩头。粪便红色粘稠,后期鲜红色。
防治:①青霉素10万单位,1次肌注。②磺胺嘧啶按每公斤体重30—40毫克或氯苯胍20毫克,氨丙林50毫克,1次拌料喂服。 ③莫能霉素(70—120)x10(负6次方)混饲喂服。
9.鹅裂口线虫病。由鹅裂口线虫引起。主要危害雏鹅。病鹅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嗜睡,发育滞缓,下痢、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①搞好环境卫生。雏鹅与成鹅分开放养,5-6天更换牧地1次。定期驱虫。②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或甲苯咪唑100毫克,饮水或拌料喂服。
10.鹅链球菌病。由链球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粘膜发绀,闭目嗜睡,腹泻,运动障碍,转圈痉挛死亡。
防治:①搞好卫生。病鹅及时隔离诊治,严格消毒。种蛋药物处理。②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1次肌注,如配合庆大霉素效果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雏鹅选择应选择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或孵坊生产的雏鹅作为养殖品种。
二、场址选择
鹅场场址(舍)的选择应根据鹅场性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后再决定。地点应与公路、农药厂、化肥厂、屠宰场及其它养殖场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声光应激,防止疫病传播,但以交通方便为原则。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或缓坡地带,坐南向北或向东南,土质以透水性能好的沙土或壤土为宜,冲洗消毒或雨后排水及时。利用有天然水域的地方,也可人工修建一人工浅水池,使用自来水或地下水。场地附近最好有可供放牧的草地。
三、育雏准备
1.清洗消毒 进雏前2周对育雏舍内外消毒,在进雏前几天,先全面检查,及时修补破损处,并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30克、福尔马林15毫升)。
2.工具准备 准备好育雏的加温设备和育雏用具。饲养用具如是木质或竹质的,可用2%的氢氧化钠喷洒或洗涤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垫料准备 应准备好垫料或垫草,如锯末或干稻草。垫料厚度不少于5厘米,垫料应洁净。
4.雏鹅运输 目前多采用竹篾编成的篮筐装运雏鹅,1只直径为60厘米、高23厘米的竹筐约放50只雏鹅。装前筐与垫草均要进行暴晒消毒。装运时温度保持在25~30℃,雏鹅胎毛干后即可装筐,最好在34小时内抵达目的地,途中防止拥挤,注意保温,减少震动。
四、育雏饲养管理
(一)雏鹅的饲养
初期应实行舍饲,逐步向放牧过渡。舍饲主要喂给水、草、料,应遵循精细加工、少给勤添的原则。
1.及时给水 雏鹅运回后,在育雏室内适当休息,当绒毛已干并能站立时,便可饮第一次水,俗称“潮口”。这是雏鹅饲养的第一关。饮水器内水深3厘米为宜,饮水要清洁,最好是凉开水,水温以25℃为宜,水内应添加0.05%的高锰酸钾,连饮7天,可防止消化道疾病。
2.适时开食 开食必须在潮口后雏鹅起身有啄食行为时进行。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适时开食还能促进胎粪排出,刺激食欲。开食饲料常用碎米和小米,经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沥干再用。青饲料(除去烂叶、黄叶、泥土和茎秆)切成1~2毫米的细丝。开食时可先青后精、先精后青或青精混合。由于雏鹅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很差,饲料中应忌油。饲喂以八成饱为宜。
上一篇:一分钟做一百个俯卧撑是什么感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