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为什么会衰败,西方社会为什么会兴起?
中国,西欧,世纪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为什么会衰败,西方社会为什么会兴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840年英国摸清中国虚实后,终于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不愿意正视问题,目空一切时,你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和西方是农业对农业。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优先于西方。十六世纪以后。中国闭关锁国。停留在农耕文明。西方快速进入工业化。战领科技的最前沿,很快就形成了工业对农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一些封建王朝崛起和没落,他并将退市退出历史舞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洋奴埋名提问,意思是,中国必须被西方侵略,占领,才能觉醒,复兴,否则中国还是野人农耕时代,要感恩外人入侵与掠夺,或许有一点道理,但今天再谈无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小编来回答一下吧。其实说到底是政治体制的问题。中国古代走的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而西方则是以贸易为主。走的是海洋经济。我们都知道16世纪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世界的历史。就是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其实我们中国也有大航海时代。
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郑和。郑和七下西洋。开启了属于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只是遗憾,在郑和之后再没有人大航海。而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西方则在哥伦布跟麦哲伦。开启了环游世界的旅程。
接下来就是资本掠夺跟殖民地的占领。我们都知道荷兰占领了台湾,最后被郑成功赶走了。这也是属于比较典型的例子。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从根本上断绝了与外界的关系。也避免了受到外界的干扰。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保护作用。
但是这个制度让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其实中国是有机会接触西方文化。比如说清朝的康熙皇帝就特别钟爱西方的一些小玩意,天文学,数学等。但喜欢归喜欢终究没有改变她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到了乾隆时期,有一批英国使团来到中国请求交易,被乾隆皇帝拒绝了。就这样中国又一次错过了跟西方接触的机会。
当时的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都知道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被迫的打开了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其实说到根本原因是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结果。
中国错过了好多次机会,但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很强大。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啦,希望大家多点赞关注评论,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三历史课本都说清楚了:
欧洲黑死病削弱了封建势力跟宗教势力,然后印刷术大量印刷圣经掀起宗教改革,掀起了文艺复兴;
地中海文明本身就是工商业文明,历史悠久,传播广泛,远洋航行经验加上指南针技术积累;
火器的应用,打破了封建军队垄断,使商队亦可自我保护及扩张。欧陆频繁的战争又迫使封建主需要大量的税收及物资来源以支持战争,资本的流通大大增加,同时又为扩大海外资源需求;
奥斯曼的断绝商道,迫使寻找新航路,从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大航海带来财富、原料、市场,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进而传播,谋求政治影响力,最终掀翻无数贵族国王。
初二历史课本:
明朝建立,极低商税造成比唐宋更繁荣的经济,从而出现很弱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造成国家财政的困乏;
北方蒙古战争一直持续两百年,以土木堡之变后,武将阶层全军覆没,文人独大转入保守,大量资源投入长城修建。后期又陷入壬辰战争与后金战争等;
封建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苏浙商品主要是海贸,肥了海商与海盗,但无税,再加上海商推动禁海垄断海贸后,中小海商勾结倭寇作乱沿海,进一步消耗明军力及财政。而商人赚钱后投入官商勾结跟兼并土地,制造大批流民,但这些流民无法被工商业吸收,亦无法转移海外;
上一篇:后崩坏书有多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