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郭德纲相声靠砸掛于谦全家斗梗否则郭就没包袱可抖,你怎么?
相声,于谦,观众有人说郭德纲相声靠砸掛于谦全家斗梗否则郭就没包袱可抖,你怎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郭德纲相声靠砸掛于谦全家斗梗否则郭就没包袱可抖,你怎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及小品表演艺术家,都有水平素养极高的创作团队,比如赵本山多次获语言类节目一等奖,既通过央视多次审查过关,节目看完笑完。而砸掛于谦家人,其徒弟在台上说给女名家搓澡,嫂子满身大汗,女粉絲嘴甜我有糖尿病等等,而有人为其开脱说找乐子只能这样,这就是艺术底缊认识的不同,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上得了台面,又下得了厅堂,雅俗共尝,是通俗而不是庸俗,是能传承而不是暂时打打嘴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这么说也没办法,对于这个问题实在很片面。砸挂只能过得着的人或熟悉的人,相声表演中有很多的讲究。关于这个话题郭德纲只能靠砸挂于谦老师出彩,不然的话就会没有包袱了?我们怎么看?
1、郭德纲的德云社初期或成立德云社N多年(于谦老师还没来德云社)郭德纲的相声就已经入了观众们的眼,1995年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成立,在2000年后郭德纲找到的于谦老师,2002年开始合作,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
2、此前郭先生与张文顺先生和科班出身的李菁等人,已经有许多相声段子被观众熟知,无论单口对口里都没有拿于谦老师砸挂,在和谦哥合作后,也有不少没拿于谦老师砸挂的段子,怎么能说不拿于谦砸挂就没了段子?
3、如相声名段的对口相声“买面茶”“西征梦”等,还有很多我们虽然听过但是忘了“名字”的相声里,不是单拿于谦老师砸挂。郭德纲在和于谦老师的对口相声中,砸挂过许多德云社的其他演员:李菁也是其中一个。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感觉很奇妙,如果懂得相声行档的人,不会说出这种话,我认为郭先生和于谦老师的对口中:用于谦老师砸挂对我们的印象深刻而已,并不是不拿于谦老师砸挂?相声就没包袱或者不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郭德纲这些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居高不下,这与他除了说相声也不断参加各种综艺节目有关,与领导下的德云社知名演员不断出现有关。不过如果说他的相声本身的质量,其实是呈现下降趋势的。这一点他自己也变相承认过。
十几年前德云社刚刚走红的时候,郭德纲说的相声几乎都是精品,不管是《西征梦》、《我这一辈子》还是《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但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高,演出场地越来越大,他就不再像过去那样规规矩矩说相声,此前用之不算多的伦理哏,也就是拿捧哏于谦家的事情说事的包袱儿,开始大幅增加。
这种包袱儿有可能可以引发商演观众的哄堂大笑,演出效果也非常好,但这对于相声艺术本身来说,并不是好事。
十几年前郭德纲相声伦理哏很少
现在人们可以回想一下,2005年左右郭德纲是怎么说相声的。那时候他表演的主要场合还是小剧场,平时也就二三百名观众,最多也就有四五百人,大家坐在茶馆剧场里吃着瓜子喝着茶,看舞台上的演员像唠家常一样地表演相声。
那时候的舞台离观众非常近,郭德纲和观众的亲切感要比现在多很多,因此他的表演也更加轻松自然,不用极力地加大嗓门来表演。
那时候能进剧场听郭德纲的,是最早的纲丝,他们大部分都是有着多年听相声经验的老观众。由于听相声很长时间,他们是懂相声的,因此他们欣赏那时候那样规规矩矩说相声的郭德纲。
那时的郭德纲也不是一点伦理哏不说,但这绝不作为主要内容来呈现,一般都是在返场段子中表演,对于观众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
如今伦理哏成郭德纲相声主料
而慢慢地,随着郭德纲知名度的空前扩大,小剧场几百人的座位已经难以满足观众需求,而后德云社演出移步大剧场,比如北京展览馆剧场,能够一下容纳几千人。规模扩大就不容易再回到过去,而且个人人气一直居高,因此郭德纲就开始长期驻扎在大剧场演出。
演出场地换了,对于郭德纲来说,表演的内容和方式也开始其变化。
从内容上说,过去那种老观众在小剧场也能耐心听的包袱儿不多的段子,在大剧场就不再多说。来大剧场听相声的人,绝不只是资深相声迷,他们有些人是第一次进大剧场听相声甚至现场听相声,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台上演员连续一两分钟不出包袱儿把他逗笑,他们就会不满意。他们没有老观众那样的耐心,也听不出过去那种相声的门道,只要能让他们哈哈大笑,他们就感觉值回票钱。
于是,郭德纲所说的内容开始变化,过去那种包袱儿少的皮比较厚的相声不再触碰。他表演更多的,就是开始主要拿于谦家的家事来抖包袱儿,慢慢地,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于谦的媳妇儿,开始成为郭德纲相声的大IP,成为观众最熟悉的人。有时候只要一提这几个字,观众就知道郭德纲要犯坏了。有了期待,他们就更爱笑。
郭德纲认为自有道理
对此,郭德纲是有自知,而且有自己一套理论的。他认为,过去在小剧场的相声是说给内行听的,他们听是门道而不只是包袱儿,而到了大剧场由于观众群扩大,欣赏相声的层次不一,这时候就需要说一些包袱儿更直接的皮薄馅儿大的段子,让观众能够更痛快地笑,更直接地笑出来。
郭德纲还说,古往今来所有的艺术都一样,最终都是外行决定的。他还举例说曾经的京剧战胜昆曲就是如此,要说高雅,昆曲比京剧高雅太多,但最后京剧被广大老百姓接受,昆曲只能束之高阁。今天的相声也是如此。
郭德纲应该负起引领责任
不能说郭德纲所说没有道理,但我不敢完全苟同。
作为郭德纲这样具有影响力的相声演员,他是一个角儿,就应该担起角儿的义务和责任。市场大势可能如他所说,俗的最终就是要战胜雅的,但作为一个引领者他是有责任不完全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的。他可以在内容上做规范和提升,尽量使相声雅俗共赏,而不是最后只剩下拿于谦家的事儿抖包袱儿。这样的相声,会被人看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