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真的适合放在婚姻中吗?
婚姻,远方,眼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真的适合放在婚姻中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心飘泊久了,一定记得回来,还有一盏灯一直在为你点亮。回来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古老而又神圣,古来今往,有着太多的诗篇、歌曲去赞美它。我很喜欢诗经里的一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甜蜜的恋爱让人一往无前,不顾一切,充满着美好,让人在繁杂的时光中寻觅到一丝的轻松。诗与远方在爱情里就像成为它的表达象征一样。
2、踏入婚姻的爱情,需要面对它的本质,那就是“爱情是付出还是索取”?多少爱情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变淡。这些生活琐事是恋爱期所没有的,婚姻中却要直面。因为生活是要物质成本的,老话说的好贫困夫妻百事哀,连基本的生活都没处理好,又怎么会有诗与远方呢?
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七个层次,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到高,前四个是缺失性需要,是人必需的,后三个是成长性需要,不是人必需的,对人的生活却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只有把基本的的生存与安全需要满足了,才会考虑其他需要。当把这基础需要两个满足了,怎么会没有诗与远方呢?
4、爱情里的诗与远方还是很适合婚姻里的,恋爱需要精神上的满足,跨入婚姻的爱情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来点缀漫长的岁月。前提是你得先实现婚姻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再来漫谈诗与远方。
5、最后祝天下的有情人都能: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学化的描述,大多都主观唯心。
比如这句话:描述了主观对于客观现实的应对策略。
其讲述:面对苟且的现实,要怀有希望。
这是一种很美好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有助于一个人改善客观现实的。
婚姻中当然适合。
这句话并非是让一个人妥协于当前苟且的现实,而是告诉你:要怀有希望,昂扬奋进,改善客观现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真的不适合放在婚姻中。婚姻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日子,是柴米油盐所塑造出的烟火气息!
诗和远方是恋爱时节的美丽想象,是你情我爱筑造的神话世界,是浓情蜜意织结的缤纷小巢,只适合想象、游览、陶醉……
所以,永远不要想象婚姻中诗和远方的出现,它只是一句震慑灵魂的心理导向!听上去奇妙,看上去美好,其实没有实质内容。
所以踏入婚姻,你就要放弃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傲冷姿态,丢开曾经双手不沾阳春水的富家风范,系上围裙,笑嘻嘻地走进厨房、走向食油小米西红柿鸡蛋!这不是什么苟且,这就是诗和远方的现在进行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论是身体和灵魂都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应该只局限于一臂所能触及的方寸之空间,更不能任凭生命放纵自我随随便便活成: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瞎子摸象。一个人在有限的时光里应该有远方,有前方后方,有左方右方,有更加立体的人生和高大上的格局。从空间上讲我们的远方可能是别人的脚下,旅游是地球村里人与人交换场地的浏览;从时间上讲我们的未来可能就是别人的现在,我们的彼时亦是别人的此时。穿越时光的人们都在追逐岁月中奔跑跳跃和汲取力量之中发展和建设自我的与众不同。
在世俗的俗世当中,想要有心情,有时间去想象和实践诗和远方是需要心境和勇气的。有心境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里琴棋书画诗曲茶;有心境在一碗一筷中拿起一书一笔;有心境在焦头烂额的日子里抬头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有心境在腐朽的生活里化腐朽为神奇;有心境在不完美的生活里笑得如此澄澈自然,有心境在挣扎之中爬出一片废墟,向着太阳踮起脚跟遥望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不只是有钱有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锦上添花,而是在按下葫芦起来瓢的百姓日子里美化自己和婚姻的能力和技巧。在乱世中想到诗和远方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在尘埃里开出花的灵魂才是最美的生命。即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该尽心诗情画意心生玫瑰,也该尽力步伐跋涉心向往之。这种折腾和变化让日复一日的日子不再是重复的复制;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细胞存在的意义充分体现,不负韶华;让每个人每个人与人的关系都欣欣向荣;让亲情友情爱情都在 变化和切换中保持新鲜水灵和生命力。
让我们坚守人之初的朝气蓬勃;让我们淋漓尽致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致敬每一个在路上的灵魂;让我们诗酒趁年华,行走并抵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