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目前985、211高校称呼被双一流统筹,那么以后就业会以双一流名义取代985、211名义来招人吗?
高校,工程,一流大学目前985、211高校称呼被双一流统筹,那么以后就业会以双一流名义取代985、211名义来招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985、211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双一流取代原先的985、211是早晚的事情。目前人们还是常常提起985、211是因为这个称呼存在了20多年了,在社会上还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所以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在考研调剂,虽然许多学校还会要求本科毕业于985、211,但是已经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这一条要求改为“双一流”。随着双一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985、211的概念将会逐渐被人们淡忘。
我们就以考研调剂来举个例子,今年中科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无机化学招收调剂,在调剂要求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本科211以上,类似这样的要求,在考研调剂中是很常见的。我们再看另外一所学校的调剂,这个是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发布的调剂,这里的调剂要求已经改成了双一流高校。
如果你关心大学生找工作的事情,会发现企业或事业单位要求本科必须毕业于985、211是非常常见的,2019年徐昌教育局教师招聘限定211和985就曾在网上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学历歧视,但河南许昌市教育局回应,考核招聘不存在学历歧视,用人单位有权招聘符合自己要求的教师。对此我也赞同许昌教育局的做法,985、211的学生也是努力考上的,就好比大学招聘教师要求博士学位,小学毕业的人不能认为这是学历歧视吧!如果你觉得不公平,那就努力考研,也读个博士。
本质上来讲,无论是985还是现在的双一流并没有区别,因为学校还是那些学校,只是换了个名称罢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取消985、211,就算取消985、211,没有双一流的出现,人们还会用原985,原211代称。因为企业之所以会有985、211的限制,根源还是为了招聘更优秀的员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双一流大学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推行的又一国家级教育工程,双一流打破了原985工程、211工程的格局,现成了新的体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双一流”不是“985工程”、“211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而是全新的计划。在以后招聘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校、效益较好的企业,双一流将会是其招聘的主流要求,但是地理位置偏远、效益一般等企业,仍然会采用211工程要求。
一、双一流有别于“985工程”、“211工程”,是多维多层评估体系
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优先支持重点院校,以带动其他高校发展,整体提升高教系统质量抬升。国家三部委颁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颁发(暂行)》,根据双一流大学评估体系,整个评估指标包括国际化指标(II)、学术生产指标(AI)、人才培养指标(EI)、社会贡献指标(SCI)、院校发展指标(IDI),采用多维多层评价指标(MMIS),兼顾个性特色和综合功能。因此,不难看出国家推行双一流大学,就是为了综合全面的考评,大力发展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
二、结合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分析
根据国家对双一流大学的评估,现阶段共有42所大学被评为双一流大学,其中被评为双一流大学又分为两个档次,A类和B类,其中A类的大学有36所,B类的大学又6所。在这42所高校中,既有985工程也有部分仅为211工程的大学。
全国985工程大学共有39所,本次评估中均全部上榜,双一流A类中全部为原985工程的大学,还有3所原985工程的大学这次仅被评为B类,具体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另外有3所211工程大学上位双一流B类,具体为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
不难看出,这次评估中,三所211工程大学从众多的211大学中脱颖而出,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反响。有的声音认为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这三所高校,也有人认为这三所高校深藏不露,实力很强,发展速度很快,能堪当此任。不管怎么说,能上位双一流大学序列就是实力。
三、关于就业是否采用“双一流”大学取代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老吴认为实力强的单位会用双一流取代,实力弱的单位仍然采用211工程
至从双一流大学出来后,很多招聘单位明确规定要双一流大学毕业的,特别是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大型医院等等,为什么这么规定?主要原因:
其一,这些招聘单位本身原来招聘要求就是985工程毕业的大学,因此,此次改为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大学也是在情理之中,正是由于国家推行双一流大学政策,各地方各单位必须要全面推行和支持,同时也是拓宽就业渠道。
其二,现在高校每年扩大招生,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博士生等,因此,招聘单位选择的余地更多,一旦企业待遇好,求职的人络绎不绝,适当提高门槛也是势在必行,因此,很多效益好的单位、待遇好的单位均会提高响应门槛。
但是对于效益比较差、待遇有没优势,更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可能不在省会城市,像中小城市等,这些地方一般不会成为毕业生的首先,特别是那些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更倾向选择政府机构、科研院校或者大型企业,且像企业一般选择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或者省会城市。相对于没有优势的企业,如果设置双一流门槛,那估计没几个人回去,因此,必须要降低门槛,选择211或者省属重点大学即可,有利于人才引进,否则没人来也是空的,还有招来的人,待遇方面不能满足人家,也留不住人才。
因此,不少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将招聘条件设置为双一流大学毕业,一般这些单位均是每年的热门就业单位,竞争十分激烈,老吴觉得现在一般会设置为双一流大学或者985工程大学,主流是双一流大学。如果效益一般的企业,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一般不会扩大到双一流大学,只会停留在211工程大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