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史记》说乐不可妄兴?
史记,音乐,之音为什么《史记》说乐不可妄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本人文化知识欠缺,为了弥补,假期看史记,看到乐书,有一句实在看不懂,“乐不可妄兴”,表面意思是乐曲不能随便演奏,否则可能后果凶恶。我想演奏乐曲和祸福吉凶为什么有联系呢!求条友解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十过》记载了一件乐极生悲的事:晋平公不顾师旷制止,听完“亡国之声、靡靡之乐”后,让师旷再弹一曲,于是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平公大喜,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平公不信,遂要闻之。师旷不得已,又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因此,太史公曰:“听者或吉或凶。夫乐不可妄兴也。”
应乐而起的“风雨”、飞瓦和其后的大旱,虽是一种巧合,有偶然的因素,但历史上因妄自兴乐而招致的亡国之恨却殷鉴不远。《吕氏春秋》所载,夏桀、殷纣之亡,宋、齐、楚之衰,皆是由于在“乐”上放纵失控,一味的追求感官的刺激所致,“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宋之衰也,作为千锺;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因此,太史公提出“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
乐不可妄兴,就是要坚持乐的根本主旨,“以乐德教国子”。“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经,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征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闻征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窃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窃内。故乐音者,君子所养义也。”人有五脏,乐有五声,五声分别作用于五脏,就会表现为圣义仁礼智五德。
乐不可妄兴,就是要坚持“雅正之乐”,抵制郑卫之俗和轻靡淫逸之音。据文献记载,上古至先秦的音乐主流是雅正之乐,其乐乃是祀神敬天、昭功立德、化民勤民之乐。舜作竹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孔子曾评价《大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所谓“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此为“自然之势”。并且还认为“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因此,“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
总之,“音正而行正”、“乐不可妄兴”的观点,在音乐与政治、音乐与人心情志的关系处理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乐书第二》里记录了晋平公让师旷奏悲乐。一奏有玄鹤十六只飞翔;再奏玄鹤延颈而歌,舒翼而舞。晋平公仍不满足,让师旷奏比这更悲的音乐,师旷劝说无效,不得已而援琴鼓之。结果,一奏白云西起;再奏,风雨大作,飞沙走石,晋国为之大旱,赤地三年。这叫“乐不可妄兴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出自《史记·乐书》,是太史公司马迁说的,不是什么歌,都可以去乱听,特别是对能够影响国家命运的人或君主而言,玩乐丧志,玩的是骄奢淫逸之乐。
晋平公听说乐师涓夜过濮水,所记的隐隐乐声,被当时最有名气的乐师师旷阻止说,这是商纣的亡国之音,纣王骄奢淫逸,常溺于靡靡之音,以至于国王,不可听。可平公不听劝告,求师旷为之一奏。
师旷无可奈何,只得演奏。没想到一奏之,天生异象,白云涌起,再奏之,狂风暴雨起,飞瓦走石,吓得平公伏在地上不敢抬头。此后,晋国大旱三年。
“审音知政,观风变俗”,司马迁又在《史记·乐书》里说:“声音之道与政通;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自春秋战国之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封建制度成形,一国之中,大都是诸侯、帝王一家之言,诸侯帝皇的个人喜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人民的命运走向。
“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儒家思想是根基,法家思想做刑法。
《诗经》又称“诗三百”,可分为风雅颂。也都是一些音乐为主,民歌,宫廷祭祀所用的乐礼。从这就可以知道音乐在古时的重要性。
晚唐诗人杜牧《泊秦淮》诗云: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在夜游秦淮河时,有很多的达官显贵在听着《玉树后庭花》,有所感慨,于是其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来讽刺当时的晚唐统治者,不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以此表示的痛心和无奈,以作警示。
一个人听什么音乐,清贫、励志,还是其他,对他的人生、价值观是有影响的。所谓环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对于国君而言,更是如此,靡靡之音可以废了一个他,继而通过他毁了一个国家。励志的、警示的音乐就不同了。
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而我也要说,以乐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所以,对于影响和决定国家命运的人,不是什么歌,都可以去乱听。
上一篇:oppo find x2pro和小米10pro选哪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