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说养儿防老!动物想过这个问题吗?
养儿防老,动物,都是人说养儿防老!动物想过这个问题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纯是瞎扯,人是动物界唯一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其它动物属于条件本能反射,如,母动物护崽只是一时,时间一常就不存在再认亲一说,更不知终身生失子之痛。同样,也不存在养老之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残酷的自然界,衰老约等于死亡。动物衰老后命运通常很悲惨,猛兽乐于捕猎老年衰弱的个体,甚至会被同类吃掉。动物没有赡养老年个体的概念,本能地遗弃老年个体。
养儿防老,对于拥有强大道德观念的人类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人类的情绪发达,个人意识发达,能够意识到父母养育的困难,因此在父母年长之后,会尽自己所能赡养老人,只有少数国家(比如我国),法律中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在法律层面将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保障道德体系的运作。
而这样的道德观念是人群约定俗称的,需要人类有密切的交流,而这建立在语言、文字等基础之上,动物们的智力已经比不上人类,相互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原始的依靠听视触嗅等感觉系统获取信息,获得的信息更为原始,得到的往往是对方是否是同类、同类个体是否进入了繁殖期这样生物体会自然发生的现象,也就是动物们主要靠本能活动,不像人类这样彻底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生存的主题主要是两个:活着、繁衍。生物因为生存的关系,生存竞争刺激着生物的演化,所以有些生物的体型越来越大,有些生物越来越牙尖嘴利,使自己在面对其它动物的时候占据优势,大象可以靠庞大的体型碾压狮子老虎,但是一旦狮子老虎组成群,成年大象也是可以被杀死的,不过总体上这样的进化历程更利于生物的存活;
而进化是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的不断变化,需要靠繁殖来实现,生物产生的有利的突变需要通过繁衍传递给后代,这样才能改变生物种群各种基因的频率,相应的基因在繁殖的过程中在种群中扩散,最终成为整个种群都具备的性状,而这有利于生物种群的持久存在。
所以,在野生动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样的繁殖方式,但是却几乎见不到野生动物赡养老年个体的案例。对于某种生物的种群而言,老年个体体力衰弱、生理机能衰弱,这不利于它们自己的觅食活动,若靠同类赡养,那么会加重同类个体的生存压力,而衰老也不利于它们竞争交配对象。而有些生物比如狮子等,接近成年的雄性幼崽却会被赶出种群,为的是保证既有雄性个体有足够的交配对象,而这样的生活习性显然难以使它们产生道德观念,雄性个体成年后返回种群抢夺王位的事情屡有发生。
自身难以存活,又不能对生物种群的基因库产生影响,还会给同类带来负担,对于危机四伏的野生动物而言,不利于生存和繁衍。所以我们见到老年的猴王、狮王、狼头领等等会被赶出种群,童话故事中常出现的“乌鸦反哺”在生物学家眼里也不过是谬传而已。动物们没有人类这样成熟的道德观念,又没有人类这样发达的自我意识,只是靠本能生存和繁衍,所以动物一般顾下不顾上。
说句题外话,养儿防老更多的是汉语文化圈的道德观念,汉语文化圈比较重视孝道,是受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过日本等国因为近现代模仿西方的变革,使得社会制度有一定的差异,像日本相对来说就不太重视这些方面了,而欧美对老年人的重视更差,这次疫情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年轻人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丝毫不在意若自己感染新冠就可能将病毒传递给家族内外的老年人,而欧美因为感染人数实在太多了,死亡人数也几十万了,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在动物界甚至存在着以同类遗骸或者老年个体为食物的现象,因生存的需要,某些动物不会放过任何获取能量的机会。像猪、秃鹫、狼等物种,在必要的时候都可能以同类为食物,只有活下来才可能繁衍。生存和繁衍是除人类之外绝大多数生物固有的本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进化出强大的思考能力之后,逐渐培养出道德观,养儿防老就是其中之一。
拿现在自然界高等生物中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来说,在后代幼小的时候,母亲总是将幼崽抱在怀里,不论什么时候基本都是寸步不离,呵护备至,再加上灵长类动物基本都是群居,族群中除了部分雄性外基本都是血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兽对自己的族群和母亲有很强的归属感。
大猩猩就是其中很好的例子,很久之前看过大猩猩的纪录片,在森林遭到砍伐,大火即将烧到栖息地时,受伤大猩猩母亲成年和未成年的孩子,在族群其他成员逃离之后,依然守候在母亲身边。
另一种情况则不同。狮子作为同样作为高等生物,狮群是以雌狮为主体,加上不断更替的雄狮组成的,雌狮之间都是血亲,雌狮幼时也是被狮群呵护备至,年老不能捕猎时,只要跟得上狮群步伐,也能获取一部分食物,但即使最亲近的成员之间也会抢食,狮子的关系更像血缘关系绑在一起的“自私”个体。被驱逐的亚成年雄狮,长大后可能会抢老爸的狮群,进行肢体攻击。像狮子之类动物中大致不存在养儿防老的观念。
例如像两栖动物这种出生开始,连自己爹都不知道是哪个,甚至很多动物连亲妈都没见过,有普遍捕食同类习惯的动物,是不会有什么养儿防老这种道德观念的。
因此,除了人类之外,自然界有养儿防老观念的生物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没有。不过也不能说动物不好,毕竟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本身最先保全的就是自身,毕竟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繁衍,只有强大的个体才更容易生存。
上一篇:如何评价《庆余年》大结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