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代有的地主吃高粱米穿粗布衣?
地主,高粱米,都是为什么古代有的地主吃高粱米穿粗布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穿的,生活比普通老百姓好一点,但是也是要生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地主少,土匪多地主有点钱就买地不敢奢侈露富怕土匪抢,但是有权有势的大地主还是很讲究的穷乡僻壤的小地主是不敢相提并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因为地主和地主是不一样的。
最大的地主是京城里面的皇帝,天下财富予求予取,皇帝自然是不需要吃高粱米穿粗布衣的。
再次就是享有政治特权的世族地主和官僚地主,经营土地的收入在他们的财产中不是大头,他们有的是其他利润丰厚的“生意”,自然也无需吃高粱米穿粗布衣了。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在皇帝和世族地主哪里是不存在的,他们与王朝同始终,一般也要闹个二三百年,富上个十代人不在话下。
有些特殊的世族地主因为经营得法,家族教育发达,明朝是富人,清朝也是富人。
比如河南巩义市康百万大庄园的主人康氏家族,从大明至大清,就富了四百多年,足足十八代人才因为时代的缘故而失败。
康氏家族干什么的呢?
他们是卖盐的!
孔子世家富了两千年更不要去说他们了。
卖盐的盐商买了土地做地主,自然不可能吃高粱米穿粗布衣了。
什么样的地主才吃高粱米穿粗布衣呢?
——中小地主!
有一个事实,每一亩地的收入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种地自古以来就是大投入小收入的事业,一不小心或者老天不赏饭,瞬息之间就赔的一干二净!
暴政,天灾,兵匪,流氓恶棍知县老爷随便一个也可以让一个中小地主破产的。
“富不过三代”于中小地主来说,不是俗语,而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怎么才能撑过三代呢?
攒钱投资,重金投资教育事业,让自己的儿女脱离他本人所在的“中小地主阶层”!
上面说过了经营土地的收入有限,就和现在有些上班族的白领一样,看着光鲜亮丽的,其实白领非常需要钱买一个“学区房”以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再进一步,不要再做“白领”。
“学区房”贵的有多不讲理,你们都知道,为了买房如何节衣素食也都听说过,看见过,就不多言了。
谁不是“吃高粱米穿粗布衣”的小地主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主家也没余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个年代没有更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古代有的地主吃高粱米穿粗布衣? 我觉得一方面跟钱财有关,一方面跟勤俭节约有关。因为有的人性格或者是从小的生活条件都会影响后天因素。
而且地主也不一定是都有钱,地主指家庭拥有土地,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地主为皇帝,拥有全国土地,其他的根据级别之类的划分,从大地主下划到小地主,最后划到级别最低的农民手里。
低级的向上级定期交税,所以地主也分三六九等。有真正的地主和富农,中农,贫农。
在古代有地就叫地主,而真正的地主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生成工具,完全不种地。把地租给别人或者雇佣长工的就是地主。
富农: 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生产工具,自己也种地,但是需要雇佣短工的富农。
中农: 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生成工具,不用雇佣农民,完全靠自家人种地的中农。
贫农: 有土地,但是不够种需要租别人家的地,或者没有工具需要租用。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地主吃好的穿好的,而有的人只能吃高粱米穿布衣。经济条件影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人的性格特点,有的人省吃俭用。
上一篇:杏树苗优良品种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