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新版《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
周芷若,张无忌,都是如何评价新版《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很多追剧的网友看到祝绪丹饰演的周芷若后,也都忍不住纷纷喊话好美好漂亮,还表示这个新版周芷若是非常符合自己心目中形象的。
那么饰演周芷若的祝绪丹是如何评价这一角色的呢?在角色特辑中祝绪丹评价这个角色“从始至终都是善良的”,熟悉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周芷若后期是有点趋向于“黑化”的,行事风格也和之前的温柔善良大相径庭,那么剧中祝绪丹会如何表现这个角色始终如一的善良呢
随后祝绪丹还解读了周芷若对张无忌的感情阶段,从一开始的比较亲切到后来的依赖,然后慢慢地发展到后来的喜爱以及最后的爱。
当然熟悉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后来张无忌离开周芷若选择了赵敏,祝绪丹喊话周芷若对于背叛了自己的张无忌也还是有爱的,只是这种爱变得特别复杂特别没有安全感而已。
看了周芷若最新的登场以及祝绪丹的评价和解读,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角色更加的立体也更加期待她随后的表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新版《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其实是一个相当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从角色上来评判,我认为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吧!既要看到她的坏,也要看到她值得同情的地方。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来评价:
第一阶段:温柔善良。周芷若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并不坏,而且还可以说是相当的善良和温柔的。她从小和张无忌一起长大,二人青梅竹马,周芷若早已把张无忌当成自己一生的伴侣,张无忌也始终牵挂着他的这个“芷若妹妹”。所以到中期很长一段时间,就算张无忌移情别恋了,她也是默默的站在张无忌的身后。从这几点来看,周芷若本性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娘。
第二阶段:逐渐迷失自我。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周芷若在剧中期的时候,由于赵敏从她和张无忌之间插了一脚,横刀夺爱后,周芷若渐渐开始滋生出了仇恨的种子,但中期这颗仇恨的种子并没有萌芽,而是慢慢潜伏着,直到她修炼了“九阴白骨爪”这门武功之后,她心中的仇恨和功法中的阴邪元素产生了“化学反应”,导致其心性大变。再者对钟爱之人张无忌爱而不得,使其手段渐渐变得残忍起来。
第三阶段:彻底失去自我。到影视剧后半段,周芷若基本上成了一个十足的反面人物了,在她的角色中已看不出前期一丝的善良,彻彻底底地沦为了仇恨的宿主。从刚开始对赵敏和张无忌的恨,渐渐转化为仇视所有人,导致最后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反派。
所以周芷若这个角色,从以上分析的几点来看,我对她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更有的是值得同情的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倚天屠龙记》另一位中心女主角,周芷若备受关注是毫无疑问的。
从年幼时汉水之滨与张无忌相遇,青梅竹马之情到西北昆仑道上的“曾阿牛”相认,再到光明顶上一剑之情,周芷若对张无忌的一往情深,张无忌对周芷若的爱意情绵跃然纸上。可惜天意弄人,鸳鸯不就,灭绝师太的万安寺托别,冰火岛上的嫁祸赵敏,九阴神功初成暗害谢逊,新妇素手裂红裳,屠师会上暗算张无忌,“天下第一”,而后被蛛儿“诈尸”所惊,在玄冥神掌伤下误打误撞被张无忌化去练偏的九阴神功,最后与张赵一同归隐,也算是善终。把这个柔弱而肩挑重担的女子安排得此良归宿,也算是安抚了金庸迷们跌宕起伏的心。
周芷若的一生同样是坎坷多难,也是现实造成的,但跟赵敏不同,这并不是她所能选择的。在原著第四十章《不识张郎是张郎》中,按她自己的原话,“无忌哥哥,那****在汉水之中相逢,得蒙张真人搭救,若是早知日后要受这么多苦楚,我当时便死在汉水之中,倒也干净得多。”“张真人送我去峨眉派,自是为了我好,但如他老人家收留我在武当山上,让我归入武当门下,今日一切又是大不相同。”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纸上,令人动容。诚然,周芷若的命运并不是她选择的,而是别人推的,她自己也无可奈何。正如古龙说的,无可奈何,本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剧。我们从周芷若的命运中,仿佛也看到了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事,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选择。站在一个人生的关口,我们能做的选择似乎有很多,但是由于现实,由于社会,由于家庭,由于物质条件种种的限制,我们能做出的选择就寥寥无几,更多时候,只有唯一的选择,就像周芷若的一生,都没有自主的选择权。这也是金庸老先生暗伏的高明之处,在小说中丰富了生活。正是,世间事阴错阳差,原难逆料,我们都不必太过伤心。周芷若自己说的一句话, 正是概括了她自己的一生,这句话也为了许多人所知,有人怜惜,有人哀叹,也有人反思,令人回味不已。
原著第三十八章《君子可欺之以方》中,张无忌夜访峨眉处所,求周芷若共同破解少林金刚伏魔圈时候,张无忌说“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好一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周芷若这一句话必是由心而出,显情而吐,她所做的事都不是她自己想做的却又是不得不做的:剑戳张无忌,接峨眉掌门,计离冰火岛,杀害蛛儿殷离,害谢逊,收宋青书,斗张无忌。这些残暴阴鹭之事都是她不得已而为之,故内心甚有愧疚之情。在她心里,她深爱着张无忌,汉水之滨已经把心交付于他,只愿与张无忌厮守,却阴错阳差,不得不与情郎出处作对,残害生命而于心不安,问心甚是有愧。金庸把柔弱的周芷若塑造成这样一个悲剧,让人在周的身上仿佛看见了自己。很多人觉得周芷若最后变成那样子,就是“坏人”,这种理解应该是有失偏颇的。她也不愿意,她也不想,她也是“问心有愧”。这是现实的悲剧:站在她的位置上,不论是谁都不得不做出相同的选择。所有人都希望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都希望成为心中最美好的自己。又有谁愿意啊?有谁愿意成为狠毒的人?有谁希望造成别人的悲剧?有些事本来就不得已而为之,正如慕容复,正如周芷若。看到周芷若,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现在的自己是过去不得已而成为的,将来的自己是现在不得已,而成为的。无可奈何,本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应该说,散功后的周芷若才是真正的周芷若,那个在汉水之滨的柔弱惠婉,温顺善良的周芷若,让读者们为她放下了悬着的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