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丁克在中国是否有市场?目前中国丁克族有多少?
家庭,中国,自己的丁克在中国是否有市场?目前中国丁克族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无子女=丁克?
然而,这种解释似乎太过于模糊,以至于很多人对于丁克这个概念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文献《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1993年,在美国的6180万个家庭中,有3480万个家庭无子女,意味着美国的丁克家庭超过了50%。
然而,家庭无子女并不等同于丁克,文献中将两个概念混淆了。很多家庭之所以没有子女,可能是受限于经济条件,或者是整个家庭的短期选择,甚至可能是子女早逝。
“催婚”焦虑转变为“催生小孩”的焦虑
即使是在美国,丁克也并非是一个轻松的选择,你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同时,你承担的社会压力也很大。
许多人刚刚经历完“催婚”的焦虑,就立刻进入“催生小孩”的焦虑。在很多长辈眼里,选择丁克代表自私自利,养育下一代才是他们的社会责任,这一点也与我国传统观念相契合。
中国丁克家庭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丁克家庭现状,我专门查阅了相关文献数据,《中国年轻人生育意愿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723万,比2016年减少了60万左右,可以推测,80、90后的生育意愿已经明显下降,原因包括了教育成本、购房成本以及养育时间成本。
当然,80、90后的年轻人选择丁克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完美的爱情,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家庭社会观念的挑战和冲击。
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辈们最爱热闹,儿孙满堂方享天伦之乐,父母会觉得你剥夺了他们做爷爷、奶奶的机会,所以,父母很难理解年轻人丁克的想法。
但是,丁克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那些坚持丁克的人,虽然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却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和面对父母的愧疚感。很多人就一直陷入在两难的境地里,既不想让父母失望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初心。
亲密关系的不确定性
两个人在婚前达成了一致的思想观念后才勇敢地在一起,但是时间一长,很难保证两个人都能坚定最初的想法。
有些丁克了十几年的夫妻,到了中年有一方想要生孩子了,这个时候,除非一方妥协,否则只能面临离婚的结局。
有的情侣则因为生育观念始终无法达成一致,造成了人生意义上的重大分歧,这个时候,其实亲密关系已经变得摇摇欲坠了。
生活中还有不少的狗血案例,比如,丁克家庭中,男方出轨,和小三养育了小孩,而原配只能流下悔恨的泪水。
笑着选择了丁克
选择丁克的人其实还是少数,最初对于高配人生、完美爱情的期待渐渐淡去,当大部分和你一起长大的朋友们都先后结婚生子,其实你们的话题也会产生隔阂,引发社交障碍。
比如,以前你和朋友也许可以经常一起旅行或者是出去逛街玩耍,但是,当他们有了小孩后,你们相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当你的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你也很难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和自己的朋友渐行渐远。
所以,丁克也也意味着更多的孤独。那些笑着选择丁克的家庭,为何最后都哭了?因为他们选择了孤独,选择了独自承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小孩不结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快到2亿了,的人还建立丁克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大城市有一定市场。但是本人不能接受。生育下一代是人类繁殖的需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大V走天下。我今天来回答这个问题。
感谢邀请。
根据零点调查公司今年2月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而且近七成被调查的人认为“丁克家庭”将会增多丁克家庭的增多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
结婚5年以上不要孩子的夫妇,北京家庭占10%,上海占12·4%,深圳占11·8%。全国的没法统计。
上海市妇联最近一项针对全市家庭状况所作的调查显示,结了婚却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
据负责这项调查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中欣介绍,调查选取了1200多个不同年龄阶层的上海家庭作为样本,如果只选取20岁-40岁年龄段的样本,“丁克家庭”的比例会更高。
传统上,生儿育女是中国新婚夫妇的必然选择,在婚礼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词就是“早生贵子”,能否生育甚至成为衡量妇女价值的重要标准。没有孩子,对生活在传统乡村中国的妇女意味着“天谴”,但是越来越多生活在都市中的中国现代女性却正在拒绝成为母亲。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新一代中国家庭正面临尴尬的选择。一项较新调查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发现他们对生育的意义仍然持肯定态度。
可这项调查同时也显示,“牵扯精力”(25.4%)、“影响工作”(16.7%)、“经济能力有限”(18.6%)以及“影响两人世界”(13.6%)等等原因,使生孩子变得越来越令人畏惧。中国“丁克家庭”增多、未婚同居现象大量增加、选择独身和离婚更加自由、性生活质量更被看重等一系列变化,既显示中国人在爱情和婚姻中更具备自主性和选择性,也表明传统社会中维系中国家庭关系的纽带正变得相对脆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