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没有领证的时候,那么渴望得到,今天终于拿到了,却又莫名的失落,为什么?
婚姻,的人,幸福没有领证的时候,那么渴望得到,今天终于拿到了,却又莫名的失落,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没有领证的时候,那么渴望得到,今天终于拿到了,却又莫名的失落,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失落什么,两个人的婚姻就要俩个人来维系,婚姻不是儿戏,更不是过家家,只要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就要值守来之不易的婚姻,既然领证了,就是夫妻关系了,都有责任来对待婚姻,不能女人貌美如花男人挣钱养家,男女双方是平等的,现在领完证了有了心理变化,只是你的思想意识还是其他的因素导致,我们不得而知。
不管你哪方面对这桩婚姻有了想法,就要从自身找问题,在你俩领证之前都是会对两个人的婚姻是有规划的,比如,最直接的话题,婚房,自家车,电器等等,还是领证之后,要举办婚礼,双方家庭家长之间有了不同的见解,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想既然领证了其他的小事都不会影响你俩婚姻大事,刚开头就有想法,矛盾重重,纠结不休,这样的婚姻经营起来会很累,不会长久,不能幸福的。
总而然之,中国人就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婚姻法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互敬互爱,尊重对方,既然是夫妻了,就要同舟共济,和谐相处,有难同当,维系家庭稳定,只有夫妻两个人目标一致,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才能相伴终生,携手到老,幸福一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内心感受其实很多人都会出现的,关键就是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如何面对领证后的一切生活改变,对于今后的生活内心存有较大的疑虑所致;渴望领证是追求一个必须拥有、经历的人生阶段,而感到莫名的失落就是不知道如何面对将要结束的生活模式和即将开始的生活模式。
毕竟,对于一种新的生活前景充满着希望和担心是人之常情,有赖我们逐步地去适应,这样就更加需要我们正确去面对,必须用心、努力地经营好这种新的生活,尽心、尽力、尽责地建立、营造、维系一个幸福家庭的诞生,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消除失落,获得我们渴望的所拥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结婚事,是人生的大事。没有领证的时候对那一纸凭证心存渴望。
渴望已久的红本本到手了。心里却找不到本该有的欣喜和激动。却竟然突然意识到我自己以后没有自由了!感觉人生就这样一眼望到了头……心里想的很多。少了以往的激情。对以后的婚姻生活和即将到来的家庭没有了自信。不知到自己结婚是对是错。
这其实就是婚前焦虑症
婚前焦虑症的人,有一个特点:平常也许比较胆小,性格多愁善感。遇事思前考后,犹豫不决。
现实的社会中,有哪么一部份人,不知道是没想好还是没准备好,压根就没有打算马上结婚,偏偏因为某种责任和应付、而勉强需要结婚。却对未来生活没有信心而产生焦虑。
由于现在社会离婚率很高:由城市蔓延到了农村。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传统的民族,有着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结婚可是要过一辈子的事。一看身边的朋友,同事和熟人结婚,离婚,产生了很多单亲家庭。所心担心自己会重蹈覆辙,会给家庭和亲人带来痛苦而恐惧婚姻。徒增压力。
现在的网络,调侃夫妻妻管严的小段子,小视频充斥网络。成了众多自媒体创作的素材。让人对婚姻没有了安全感,觉得人生没有了自由。根本没了财务自由了。心生惶恐。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殊不知其实是作者为了自己的创作能吸引眼球、做了无限的夸大而已。
更多没经历过婚姻家庭的人迷茫了: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可是结婚就怎么成了两家人的事?随着双方父母的介入,关系越来越复杂。该如何面对才好?
其实呢,这是想多了。婚姻生活是两个人的共同责任。婚姻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始终保持着一颗本真的心,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信任与尊重就行了。因为:你想过好日子,对方也想把日子过好!
一个大家庭,只要把夫妻关系处理好了,其它问题就好解决了!
如何走出婚前恐惧症呢?
感觉中国女性普遍放大了结婚的意义,可能也与我们五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有关。结了婚,就要归属家庭,放弃自我精进与事业。如果是这样的想法,你结婚与否其实都会焦虑。
走出婚前恐惧症,首先要摆脱对婚姻生活的幻想,不要存在过高的期望与奢望,不要认为爱人样样都好,完美无缺,蜜月真的比蜜还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家庭的诞生,就意味着负担的加重,意味着双双要为家庭尽力尽责任,尽自己做丈夫和妻子的责任。更应该明白的是:好的婚姻和家庭需要踏踏实实过日子!
人生短暂,如果每一天都要焦虑未来的莫须有,就不用生活了。日本茶道里有句话,叫做一期一会,讲的就是活在当下的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经有一种婚姻现象: 城外的人是积极争取“进城”,而城内的的却是方百计地想“出城”,这就是“围城”论,其实我们都不必把婚姻说得如此“恐怖”,关键在于自己的“恋爱观、择偶标准”,对自己的“另一半”的选择、考察及综合条件应该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取向,说白点应该多从对方的个人素质角度去考察,单靠金钱、甜言蜜语是堆不起真正的“幸福婚姻”的。
上一篇:有没有千般无路的感觉?怎么调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