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是什么让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荣登4大天王的,而不是其他人?
香港,四大天王,天王是什么让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荣登4大天王的,而不是其他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当时的李克勤是很有希望跻身其间的。论唱功,当时他都在郭富城与黎明之上,输就输在了一个人气上。
早在1989年,李克勤便以一首《一生不变》,红遍香江,之前,1985年他与张学友同时参加香港业余歌手大赛而出道,张学友获冠军,他获亚军。当时,就有很多人看好他,送了个外号,谭咏麟接班人。
但随着黎明转战歌坛,在商机的怂恿下,唱片公司把很多本属于他演唱的歌曲交给了黎明。致使事业陷入低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当时内地流行音乐还在萌芽状态,港台音乐和歌手已发展成熟,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打开国门后的港台歌手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天王的地位有几个解释,首先是青春 阳光 向上,其二原创 写词 谱曲能力兼备,其三也是对内地粉丝公认投票结果的认可,当时天王被评出时,同一级别含金量非常高的歌手大有人在,只是在最后综合能力评选中败下阵的, 四大天王桂冠20年后今天来看,依然可以认为是实至名归,当仁不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人在八十年代末都已崭露头角,而且在各大晚会,影视中曝光率也非常高,而且各有所长。并且当时谭张争霸已进入尾声,港岛急需新生力量引领影视歌领域,当然,李克勤,郑伊健许志安等等还稍显稚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他们在香港都是特别受欢迎的,
从92起的90年代,黎明在香港红的程度是完全不在张学友,刘德华之下的,他的歌曲在香港也很流行,还得过两届的十大劲歌金奖,只是他的歌现在在大陆似乎没得好多人能唱几首,郭富城是在台湾红起来的,92年才开始发广东唱片,走的是劲歌路线,早期的受欢迎程度要稍微比其余三大天王差一点,不过也都是很红的,(可能他们都有一点偶像派吧,哈哈)
90年代他们在香港开的演唱会场数排名好像是1张学友,2刘德华,3黎明,4郭富城,差距也不是特别大,在哪儿看到的忘记了,
张学友,黎明,刘德华,郭富城并称四大天王在当时是合理的,因为90年代,没有哪个男歌手在香港能红过他们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司包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时地利人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排名不分先后)。
1990年代初,随着谭张争霸结束,谭咏麟淡出香港乐坛和张国荣的全面退出,香港乐坛出现了真空期,以张学友、刘德华等为代表的新人开始在歌坛斩露头角,香港乐坛迎来了新时代。
1990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取而代之。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唱将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剑客”。随后1991年,郭富城爆红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到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四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四人几乎垄断了1990年代香港乐坛所有奖项。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四人竞争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
1999年底,张学友和黎明宣布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不再领取任何奖项,宣告着“四大天王”音乐时代的结束。新世纪后,四人发展各不相同。黎明主攻商业和幕后制作,培养新人;张学友主要是举办世界巡演和音乐剧;郭富城将重心放在影坛和舞台上;刘德华主攻电影和扶植新一代导演。四人在各自的领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杰出成就。
二十余年来,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1]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却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代表着整个香港娱乐圈。
上一篇:盆栽几年换一次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