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士、农、工、商一起争论,谁更厉害?
农工商,社会,的人士、农、工、商一起争论,谁更厉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商业活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价值却是通过商业活动来实现的。
可惜由于商业活动会削弱统治阶层的统治基础,所以古代王朝采取的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
士:
士最早是指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贵族阶层,后来也泛指读书人,学以居位曰士。
真正的士,拥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行事符合一定的原则和道德规范,身具社会责任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士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他们虽然并不参与社会劳动,但其行事准则和理念却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社会把“农”和“商”调换一下就符合现实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士厉害,因为士是有权力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説士、農、工、商在一起爭論,只能是針對他們中間具体的人而言才能分高下。凭空下結論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説是极其荒唐的事!
因為既然是“爭”、“論”,就是講道理;講道理就得以理服人;要以理服人,就必須有理。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難行!
“爭論”除了有理以外,還得有口才、有技巧;口才、技巧从何而來?学習、学習、再学習!
不斷学習以后,通過不斷實踐。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题目有趣。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士农工商。
《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看来,士农工商这个提法在先秦就有了。而那时的士农工商是指贵族和奴隶之外的庶民的职业类别。其中农工商大致和今天类似,而士,则比较复杂。
士这个词的使用是根据时间的不同而演变的。最初,士,专指贵族的等级。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这时士的阶层其实是很小的,天子的嫡长子是天子,其余的是诸侯或卿大夫,而诸侯的嫡长子是诸侯,其余的是大夫,大夫的嫡长子是大夫,其余的是士,士的嫡长子是士,其余的都是平民(当然了有的时候继承人也可能不是嫡长子)。后来,士则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甚至到了汉末两晋南朝时期,还有士族出现。
再细分的话,有墨家代表的武士,有儒家的儒士,有道家代表的隐士,有阴阳家代表的术士,还有类似专诸荆轲的死士侠士,还有数量众多的谋士。
大多数情况下,士是这样一种人:在经济上,他们有一定数量的“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他们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
一个饱食终日,以研究学问为己任的士,对阵平时需要劳作需要谋生的农民、工匠和商人,自然占足了优势。
所以,排除极端情况,士农工商争论,赢的会是士,也就是你说的厉害。
举个栗子,《墨子.公输》一文中记载,墨子和鲁班有次进行了一场事关战争与和平的争论,鲁班说不过,就提议军棋预演,结果连输九把,墨子大获全胜。墨子是士,鲁班是工,士胜。
其实,不单和农工商争论厉害,士和贵族争论起来也胜面很大。张仪入秦,以辩才无碍和谋略赢取相位,又以伶牙俐齿把楚王骗得团团转,一举破了连横之势,并把楚王忽悠到秦国成了囚徒。他的师兄弟苏秦则凭同样的本事成了六国的国相,成了六国抗秦的总指挥——合纵长。两兄弟整个搅动了整个天下,此二人,士也。你说,农工商遇上士,那还哪有胜算?
当然,如果选手里加个“兵”,情况又不同。因为,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人争功
士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应第一!
工说:我的效益大,效率高,而且体量大,社会快速发展靠我支撑,所以应排在最前面!
商说:不管是工还是农,甚至士,不是靠我交易,你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不用说我应在首位!
农说:你们都牛,饿着肚皮干活,或喝西北风能填肚子,你们争呗,我吃飯去!
上一篇:朋友圈卖口罩合法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