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位老板有孵化鸳鸯的技术麻烦提供一下好吗?
种蛋,鸳鸯,产蛋有哪位老板有孵化鸳鸯的技术麻烦提供一下好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七、孵化的技术要求
1.入孵前的准备
(1)检查孵化机,进行试运转。观察电机、温/湿控器、报警、通风和翻蛋等系统的运行情况,试运转时间为3天。
(2)校正孵化机内的温度。用人体温度计测定机内上中下、前后、左右、里外各部位的温度,孵化机内各部位的温差应小于0.2℃,否则要查找原因,待调试好后再进行孵化。
(3)清洗消毒。每批次出雏完毕后,应对孵化机、蛋盘、孵化场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2.种蛋预热、装盘消毒及入孵
种蛋应于入孵前4~6小时从种蛋储存室移至孵化室预热,种蛋放置在蛋盤上应该大头朝上,消毒采用甲醛熏蒸消毒法。每批种蛋应在种蛋盘上标明入孵时间。
3.升温与温度调节
番鸭种蛋采用变温孵化法或恒温孵化法均可。开始孵化时,应关闭孵化机的进出风孔,并在3小时内将机温升至设定的温度。当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孵化机自动控制器不再调节,若偏离设定温度0.2℃时应进行调节。孵化人员应每隔30分钟观察一次机温,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4.温度的控制
温度是鸭胚发育的重要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温度掌握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孵化效果。如果种蛋量较大,而且采用整批入孵,则选用变温法效果较好;如果种蛋量较少,而且采用定期分批入孵,则可选用恒温法孵化(见表2)。
5.湿度的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孵化前期(1~10天)要求孵化机的相对湿度不高于50%;孵化中期至闪毛(11~32天)孵化机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落盘至出雏(33~35天)室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0%(见表 2)。
6.翻蛋
翻蛋角度是番鸭孵化成功的关键,从生产实践中得知,翻蛋角度小于45°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不到10%;翻蛋角度小于8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也仅为50%左右;翻蛋角度为9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所以翻蛋角度一定不能小于90°。一般每两小时翻蛋一次。
7.凉蛋
种蛋孵化至中后期,由于鸭胚逐日长大,体内物质特别是脂肪代谢加强,会产生大量的生理热,凉蛋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降低蛋温,及时散发多余的热量,增强机内气体对流,促进鸭胚气体代谢。凉蛋一般是孵化到第16天,即小头合拢后开始进行,凉蛋的方法应根据孵化时间和季节而定。早期的鸭胚及寒冷季节,凉蛋时间不宜过长。后期鸭胚及热天应多凉,具体次数根据经验而定,一般每次凉蛋20~40分钟,用眼皮来测试蛋温,即以蛋贴眼皮感觉微凉时即可关上机门。
8.淋水及加醋
淋水是番鸭人工孵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淋水一般是在鸭胚尿囊血管伸展到蛋的小头合拢(16胚龄)后进行,提前淋水会影响鸭胚的小头合拢。最好与凉蛋同时进行,每天淋水两次,用水温为30~32℃的温水(切忌用冷水)进行喷雾淋水,同时打开风机,等机内的湿度降至所设置的湿度时再关风机。到了31~33个胚龄后,胚蛋出现斜口后即可在淋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醋(一般为3%),啄孔后停止加醋。加醋是为了达到碎壳,便于雏鸭破壳,提高出雏率。
9.照蛋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于6胚龄、16胚龄、32胚龄分别进行头照、二照、三照,及时捡出无精蛋、死胚蛋、臭蛋。各种蛋相特征见表3。
10.落盘
番鸭蛋孵化到33胚龄时把蛋从孵化机转到出雏室的出雏床上,同时注意定时进行人工翻蛋,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上,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
11.出雏
胚胎发育正常时,第34胚龄开始出现啄壳,并有少量的开始出壳,到第35胚龄大量出壳,极少量的36胚龄出壳。出壳后的雏鸭胎毛干后,及时转到育雏室内进行保温饲养。
12.扫盘清理消毒
出雏完毕后应及时对孵化机、蛋盘、出雏床、孵化室、出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1、温湿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8.5C—38C之间,中期(16—30天)控制在38°C—37.5°C。湿度要求在孵化前期60%,中期50%,后期和出雏时60%—70%。
2、翻蛋:次数要多,每隔2.5小时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180°每天人工翻蛋2次。
3、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蛋,但中期每天凉蛋一次,后期每天凉蛋3—4次。 4、喷水:孵化中期至出雏时,凉蛋时要用35°C温水喷蛋一次,凉干后放入机内继续孵化。
5、通气:孵化机应有通风孔的电风扇,使机内温度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孵化中后期更为重要,必要时稍打开条开机门。
6、助产:经过35天孵化肉番鸭苗就破壳而出,对出壳困难的应进行人工破壳,提高出雏率。
7、春夏秋三季还可用太阳能暖水袋热源电孵箱,每1000只蛋每天只需投资2分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让我来回答吧。
鸳鸯是水禽鸟类,常住在小河、溪流边、树洞内,人工训养鸳鸯必须营造适合鸳鸯生活的生态环境,还要适应鸳鸯的活习惯,不断改善饲养的管理方法,野生鸳鸯一般在湖泊,溪流中自由活动,飞行能力强,食物一般以植物为主。
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般巢穴在水边,树洞内,经常成群结队在一起玩耍,鸳鸯是雌雄同住,形影不离的,鸳鸯被誉为爱情的象征。
一般情况下鸳鸯在野外五至七月进行交配,一般每个鸳鸯第一次产蛋在十枚左右,第二次产卵在五枚左右,如果人工饲养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稍高,繁殖季节有所提前,一般三四月开始交配,交配时间通常都是上午,从交配的那天起需要二十至三十天的时间产蛋,而产蛋的时间大概也在上午,鸳鸯对温度比较敏感,调节温度切忌忽冷忽热。新出生的鸳鸯可放在温水盆中让其自己洗毛吸水,饮水过后一个小时可喂食,喂食可选用碎玉米粒放在塑料布上让其自由采食,水盆放在塑料布旁边,便于它随时喝水。
以上回答是我个人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鸳鸯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