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保持上进心?
自己的,上进心,你的怎样保持上进心?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题主邀请答题。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个人认为,所谓“上进心”就是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面对困难时,始终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并积极地付出行动去解决困难而养成的良好习惯。我们常说某某人很有上进心,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很乐观,做事积极主动。
所以,我们要保持上进心就必须要同时做到两方面,缺一不可:一个是拥有正向的态度,即乐观向上的心态,一个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即付出行动。
首先,我们先了解是什么是态度?态度也叫心态,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或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态度就是你区别于其他人,使自己变得重要的一种能力之一。态度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的能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非常重要,不同的态度往往带来的结果也是天壤之别。我们常常把个人所持的态度给事情带来结果的好坏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两种。积极的态度让人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消极的态度使人颓废麻木呆滞地工作。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两个美国人去非洲卖皮鞋的故事:一个鞋商叫来了两个美国的销售员甲和乙,要求他们把皮鞋卖到非洲去。甲到了非洲后才发现,整个非洲大陆没有一个人是穿鞋的,于是就果断地认为非洲人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非洲没有市场,然后垂头丧气的回去了。乙到了之后,和甲看到的情况一模一样,但乙却坚持地认为非洲没有一个人穿鞋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所以最后乙成了百万富翁。虽然只是个心灵鸡汤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时所持不同态度后,所带来不同结果的重要性。试回想一下,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司空见惯呢?那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呢?自己又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呢?
如何培养积极心态,我认为主要有四点:
一、自我认识到不足,有强烈的改变欲望。
想要培养积极的心态,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已经认识到用自己固有的想法、思维或者经验去处理问题时,所呈现的结果往往得不到解决、改善,甚至出现无法挽回的事态,从而想急迫做出自我改变和成长的强烈欲望。也就是说你有自知自明,而且愿意做出改变。试问一下,一个连自己都不愿了解,固执的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这个样子,不需要也不想做任何改变的人来说,这本身就是种消极的心态。他是无法体会到积极态度带来的巨大改变的,就像白天永远不懂夜的黑一样。
二、学会爱自己
只有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也才能感受到他人匮予的温暖。一个不会关爱自己的人,内心是冰冷的,对他人也是无情的,是无法用积极的心态看世界的。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做自己喜欢、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来关爱自己,比如喜欢阅读就多读书;喜欢唱歌就多唱歌;喜欢旅游就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关注到那些积极的事物;我们也不必过多的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来衡量自己,要做真实的自己,爱护自己;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多地回想让自己感到自豪或满足的事情或快乐的时光,时刻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情。
三、坚持反思和自省
反思和自省的目的不是在于自责或者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内疚和忏悔,而是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下次遇到同样或相似的事情时能做得更好或者避免错误的发生。反思和自省能让人认清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认清自己的优势,你就会有更多正面情绪和能力去应对困难。书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反思和自省方式,可以通过书写日记来记录每天发生美好的事情,通过回顾美好的事物,有助于你将负面情绪向正面转换。也可以通过书写日记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卸掉思想上的包袱,乐观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
四、与正能量人士为伍
我之前看到一句话很有哲理,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如果别人想要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你身边交的朋友就清楚了。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你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周围总是围绕着自卑、颓废、沮丧、自暴自弃的朋友,那么你一定是个悲观消极的人;如果你身边总是不缺阳光、乐观向上、满怀激情的朋友,那么你一定是个活力四射,拥有积极心态的人。所以与正能量人士为伍,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你才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可喜的成果背后都是点点滴滴、实实在在地付出行动的累积。有积极的心态还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只有行动起来你才能看到心中的目标一点一点的变成现实,你才能始终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光说不干,只想不做,一切都等于零。也许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大多数人也恨不得马上做出种种改变,但往往的实际的情况都是原地踏步。有的人做事总喜欢找各种借口拖延再拖延,就是迟迟不肯行动;有的人则是三分钟热度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法做到持之以恒,形成习惯。那如何才能让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呢?以下三点是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设定清晰的目标
很多人做事迟迟没有行动起来,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设定得太过模糊,没有清晰的方向。没有方向,自然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做,行动不起来。所以,设定清晰的目标尤为重要。我们设定目标可以遵循SMART原则去制定(什么是SMART原则?可以到网上或者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即: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和其它目标有关联的以及有时间结点的。并且我们还要善于把制定好的大目标逐一地拆解成很多细小的目标去执行,比如年度目标可以拆解成月、周、日,甚至小时的目标去执行。目标越细化,你的方向就会越清晰,也就越愿意付出行动,也就越容易完成小目标和感受到达成小目标后带来的快感,继而你就更积极地采取更多的行动去逐各把所有的小目标给击破,最后完成整个大目标。完成目标的过程,其实也就培养你形成积极行动的习惯。
二、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
一个人如果处在兴奋的情绪当中时,更愿意主动去做事情。因此,我们在做事之前可以在脑子里描绘一下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将自己带入那份激动人心的心境当中去,让自己兴奋起来,这样就会给自己去行动带来动力。我们可以在行动前给自己提五个问题:
上一篇:在广东考教师怎么样?前景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