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代中国继承了哪些对你我生活影响很大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道家,中国现代中国继承了哪些对你我生活影响很大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现在的中国继承了哪些对你我生活影响很大传统文化?有文化自信的资本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现代中国继承了哪些对你我生活影响很大的传统文化,这个问题,除了社会管理体制和国家发展战略决策不断深化外。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有相当部分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着你我的生活,甚至永远不会改变。
特别在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传统文化娱乐很明显。并占据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很大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带来幸福快乐。为此,用现代中国流行传统通俗易懂的俗话和古诗句,分别来加以说明。
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
①“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遭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一传统语句也无时无刻地影响到现代社会的每个人生活和工作。在社会上人与人的交往中,不会乱为,更不会恶为。
②“顺世者昌,逆世者亡”在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虽然没有传统的“三纲五常”那样严紧规矩,但是,人们都有自我道德修养和自觉地遵守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否则,受法律制裁,严重犯者定惩处!
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艰辛。为自己求生存,尽自己的责任和努力。
直到如今,也同样地反应了广大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坚定信心以及勤劳致富热情。劳动光荣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肯定,积极投入到劳动致富中去!
④“你我相识皆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这句传统佛经教语,自古以来,反应人们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精神。
当今社会倡导和谐社会,每个人都懂“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在居住的小区中“以邻为伴,以邻为善”形成新风尚。讲客气和谐文明话,互相帮助随处可见,这也有着中国文化传统美德至深影响。
二,传统文化的家庭责任
①“三十而立”这一传统文化语句,就是人在三十岁之前,必定成家立业,才是人生重要起点,也是传宗接代的理念。
而今,现在的人们都一样,年轻人的追求结婚,父母着急操办。为此,三十岁之前大多也就结婚成家生子,除非有特殊情况,也会千方百计解决。
②“养子不教父之过”还有“养子不读书,犹如在养猪”,这句传统的俗话,反应古代社会家庭教育重要性和文化知识的追求,尽显家庭光耀。
如今的社会也深受影响,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更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督促子女上学读书,找出息改变人生命运。
③讲究孝道是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古训“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就是说“孝”是人伦之理,立人之本。民间也有句俗话“子不善爷,如畜牲”,“孝”乃是礼仪之帮,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孝敬父母,也越来越重视,也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孝敬父母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个社会中的人们深知,不孝敬父母,家庭就不会有和谐,并会遭到全社会的指责,深知不和谐的家庭人员在社会上混,是混不下去的,也难有发展前途。
三,传统的文化娱乐
①传统诗句“每逄佳节倍思亲”,自古以来形成,过大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看重传统的节日,欢聚娛乐一场。
“过大年大团圆,正月初一要拜年”,这传统俗话就是,大年三十家人团圆见了面。但是,初一大早起来还要同自己长辈拜年送上祝福。这也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经久不衰而现代更加作兴。
②传统的亲情来往也是自古以来影响着人们。有句古俗话“亲情来往好似锯,扯来又拉去”,为此,现代人们也很作兴家庭庆典活动。把亲戚朋友请来欢聚一堂,拉近了亲情之距离,又带来了快乐,如:生日,祝寿,婚庆,状元庆等。这也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所在。
③传统俗话“死者为大”,也影响着现代社会办丧事。凡是亲戚间有人去世了,并不用请。所有亲戚朋友知道后互相转告,自觉地送上祭祀品参加葬礼,使亲情间更加团结起来,这也是自古以来形成了规矩。
综上所述
以上就是,以传统文化形成的俗话和诗句,说明继承了传统文化并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只是引用了其中几句,还有更多的教育人们,启迪人们的传统文化俗话和诗篇,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
当今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果。但是,传统文化在民间还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更加传承发扬。
总而言之,
现代社会倡导孔子和老子思想形成的“仁义道德”教育,更会使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更大影响。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依然经久不衰,对构建稳定和谐社会有很大的促进,更会大扬光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节日、古文、古诗、乐曲、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都是传统文化,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汉字和书法就是深刻的传统文化,“道”字,是由“走”字偏旁和一个“首”字组成的。古人造字也真是奇妙的很,“走”字代表的是动,是行走,是经历阅历;“首”字代表的是头,是头脑,是思索思考。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行万里路,并一路上阅人无数,他才可能会成为一个得“道”高人。
琴棋书画,中国风,包括现在流行的中式装修,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老子的文化精神,仁义礼智信,孝道,礼法,传承着每一代中国人。《诗经》讲:人应该时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易经》第一章说: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报,传给子孙。
国学的基本精神是道、礼、和三字。顺天性而行即为道,各行其道即为礼,各得其所即为和,最终归结为一个“中”。中华文化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弘扬中庸精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