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鸦瓣怎么种植?
老鸦,鳞茎,生长老鸦瓣怎么种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种球繁殖:
①种球挑选:将采收的老鸦瓣鳞茎种球进行整理,种球重量在0.5-1.0克之间为最佳;小于0.5克种球次之,其增产效果比较高,也是不错的种球材料。小于0.5克鳞茎,因为太小不适于晒干作为药材,只能作为种球使用;1.0-2.0克的种球,其产量也能够达到用种量的3倍多,但是比1.0克以下的种球要低,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中的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大于2.0克的种球虽然也能增长到用种量的2倍多,但从人工栽培的成本来看,大于2.0克的种球,用种量大,成本较高,实际生产中显然不适于做种球,而适于晒干作为药材出售。选择生长健壮饱满、大小均匀、无破损、无病虫害的鳞茎种球,去除杂质后,放入干净、潮湿的细河沙中进行储藏,并定期查看水分情况,挑出霉烂鳞茎。
②栽培模式:光慈菇的鳞茎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而用于种植的种球,直径往往小于1厘米,所以,栽培密度可以适当地加大。从高产角度来讲,在30-200株/平米的密度,光慈菇的产量、增产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老鸦瓣人工栽培的最佳播种密度为200株/平米,深度在5-20厘米,光慈菇的产量、增产率和收获的鳞茎粒数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种植深度为10-20厘米。
注意:不要覆盖地膜。光慈菇的鳞茎膨大,需要一个相对较低的土壤温度,新鳞茎向下生长,是为了躲避日益升高的土壤温度;高温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覆盖地膜会导致产量下降,可能是覆盖地膜造成土壤温度升高造成的。
(三)园林栽培模式
将老鸦瓣采用种子播种的方式应用在园林绿化上,发芽率不高,萌发出的植株细弱,绿化见效慢,不能及时地形成开花景观,故不推荐快速园林绿化中使用。但在园林绿地中用种子播种也能够萌发出植株和形成鳞茎,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能够形成新的更多的鳞茎和开花结果,从而不断增殖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从长期效果上来看是可行的。将老鸦瓣采用鳞茎种植的方式应用在园林绿化上,出苗率较高,半数以上能够开花,也有部分能够结实,故能在翌年春季形成开花景观,可在华东地区的园林绿化上进行应用。林下荫蔽处和建筑周边半遮阴处的出苗率较高,建筑周边半遮阴处的开花植株比例、繁殖系数最高,结实率较高。因此,老鸦瓣在园林绿化中最佳种植方式和应用模式是用在有部分遮阴的半阴环境。
结合老鸦瓣自身的形态特征,其花形秀美,花色鲜艳,但植株较矮小且花期不很长,在园林中进行配置应用时,宜采用丛植、群植形式,或者与其他小乔木结合,做成树木的基部绿化,或作草坪的点缀和花境、花坛的镶边材料。以使植株间相互遮光;降低植株的日照时间以及弥补其花期、叶期不长之不足,同时提高群落内和草坪内的湿润度,降低呼吸蒸腾量,为老鸦瓣的健壮生长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如盆栽时,宜把老鸦瓣周围种植一些常绿的小花草,如垂盆草、佛甲草等,在弥补花期不长的同时,可以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观赏效果。
五、田间管理
(一)施肥
在栽培中应该根据老鸦瓣器官生长中心的变化提前加强肥水管理,前期促进叶片的生长以为迅速发育和积累较多有机物,而在鳞茎膨大和花果生长期应该对叶和地下鳞茎加强营养,倒苗前后则需通过一些措施延缓地上部分倒苗以促进鳞茎的充实膨大。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并结合施肥,亩施人畜粪水180-200千克、硫酸钾肥100-110千克、磷肥80-100千克、过磷酸钙45-50千克、鸡骨粉80-100千克、麸皮45-50千克、黄腐酸钾20-30千克、明矾10-12千克、亚硒酸钠50-60千克和刺菱根45-55千克,在越冬前畦面上铺越冬肥一次,施肥量及配方与上次相同。
钾肥对老鸦瓣的产量影响比氮、磷显著,人工栽培光慈菇,可以考虑重施K肥,尤其在光慈菇生长的中后期,可以考虑施用农家的草木灰等速效钾肥以提高光慈菇的产量。其最佳施肥比为mN︰mP︰mK=9︰7︰15。
(二)人工授粉
老鸦瓣繁育系统属兼性异交类型,异交为主,自交为辅,昆虫为老鸦瓣传粉媒介。但老鸦瓣是早春植物,早春传粉媒介昆虫数量少且活动不频繁,老鸦瓣通过风媒传粉的概率较低,导致自然条件下老鸦瓣经常出现败育的现象。授粉是花粉传播到柱头上的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人工授粉实验可提高植株的坐果率及结实率。经人工授粉可显著增加老鸦瓣植株柱头上的花粉量,而花粉管的萌发具有集体效应,柱头上的花粉密度和数量大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和生长,保证授粉受精过程的顺利完成。人工授粉可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的大小,且经授粉的植株结实率高,种子质量好。经人工授粉的老鸦瓣结果率达100%,种子数和单粒重分别增长69.03%,16.48%,同时不影响鳞茎的产量。人工授粉处理于开花期进行,用毛笔蘸取成熟花粉,逐一轻轻涂抹在花朵的柱头,授粉2次。
(三)摘蕾
老鸦瓣叶片数量随生长年限增加呈先单叶后双叶变化,生殖生长阶段也仅有2枚叶片且根系细小,导致鳞茎生物量较低。老鸦瓣在现蕾、花果期的生长发育要消耗大量营养,不利于地下种球的增重,对于收获根茎类药材不利。已有研究表明摘花可提高老鸦瓣的产量,以孕蕾初期为最佳摘花时期,此时摘取花蕾,不但可以提高鳞茎产量,而且折干率也高。通过摘蕾可调节植株源、库供应关系,以控制营养体与生殖体生长的目标分配,即摘蕾可抑制生殖生长以减少营养的损耗,尽可能保证高的有效光合叶面积来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光合产物。摘蕾处理于现蕾期进行,防止损伤枝叶。
六、病虫害防治
危害老鸦瓣的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是锈病
①症状特点:病株大量出现锈色抱子堆,在茎、叶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疤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呈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有的呈蜜黄色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
②防止方法:锈病发生率在1-2%之间;一般来说不对光慈菇的产量形成影响,如果发生很轻可以不加防治;如果发生较为严重;可以3月上中旬发病早期,喷洒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5%三唑酮乳油1000倍,或者12.5%的烯唑醇3000-4000倍液。
2、其余病害有根腐病,灰霉病,卷叶病,多在高温和高湿季节发病,危害叶部或根部腐烂,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
3、田间的虫害有害虫根蛆、金龟子科的幼虫蛴螬和害虫蝼蛄发生,田间栽培和野生植株都有发生,发生时间是在4月份以后。
①根蛆的危害形式是,钻入鳞茎内部取食,造成鳞茎内的心芽乃至整个鳞茎毁坏腐烂,而且在采收后储藏种球的过程中,根蛆会继续在鳞茎内取食危害;而蛴螬和蝼蛄的危害形式是啃食鳞茎,一般不会吃掉心芽和整个鳞茎,造成鳞茎残缺不全,有时也会咬断根系造成植株死亡。
②蛴螬和蝼蛄的防治方法:一是抓好蛴螬和蝼蛄的防治,如大面积秋、春耕,并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产卵;合理灌溉,即在蛴螬和蝼蛄发生严重地块,合理控制灌溉,或及时灌溉,促使蛴螬和蝼蛄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二是通过药剂处理土壤,如用50%辛硫磷乳油3.0-4.0千克/平方千米,加水10倍,喷于25-30千克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或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40-45千克/平方千米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三是通过药剂处理种子,当前用于拌种用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50%对硫磷、20%异柳磷,其用量一般为药剂与水比为1:30-40;药剂种子1:400-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25%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亦能兼冶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