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发现种植的玉米有虫在吃,如果不想喷农药,应该怎样除虫呢?
玉米,害虫,金针虫发现种植的玉米有虫在吃,如果不想喷农药,应该怎样除虫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通过介绍的防虫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就是不知能否帮助大家呢?其实,在农产品种植的过程中,总会受到虫害问题,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但重要的是要耐心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以上防虫方法大家都会在玉米种植业上收获自己的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阿水很高兴为您解答玉米有害虫在吃,如果不想喷农药,应该怎么除虫呢?以下为您讲解一下都有那些办法可以除虫希望对您有帮助。
1.灌水灭虫:有条件的地区,春播前农田浇灌后,可使土壤的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对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生存不利,可使其死亡率在90%以上。
2.清洁田园:头茬作物收获后,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害虫产卵和隐蔽的场所。在作物出苗前或地老虎1-2龄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净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消除产卵寄主。
3.灯诱杀:地老虎、金龟子、蛴螬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向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于成虫盛发期,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
4.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5.人工捕捉:利用金龟子的假死进行扑打,保护树木不受危害,并减少土中蛴螬发生。在地老虎点片发生时,采用拨土捕捉,有一定效果。对蝼蛄也可进行人工捕捉,减轻危害。
希望对您有帮助也希望您今年的玉米有大丰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广东河源市种甘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作为四大主粮之一,在我国广泛种植,应用于各个行业。但是在玉米种植的同时也伴随着病虫害的发生,到底如何防止玉米病虫害是一个关乎农业生产的问题。
这里有关于不直接使用化学农药如何防治玉米害虫做一个简述。
我们先了解一下危害玉米的主要虫害有几种,认识他们,了解它们的习性。这有利于害虫的综合防治。
危害玉米的主要虫害有小虫和大虫,小虫包括蓟马、蚜虫、飞虱,叶螨,大虫包括粘虫、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甜菜夜蛾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当然还有地下害虫,这里我不做说明。
一、玉米小虫的防治方法
1.1. 生物防治:释放捕食螨、蚜茧蜂、食蚜蝇等自然天敌。这些自然天敌都已经商业化生产,很容易买到。自然生态体系都是相生相克的,存在大量的自然天地,猎杀它们。
1.2 物理防治:挂黄板、性信息素诱集。这里利用蚜虫、飞虱的正趋黄性,挂黄板可以有效减少虫密度。性信息素食利用昆虫对于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或拒的特性,来吸引昆虫或者驱赶昆虫的方法。
二、玉米大虫防治方法
为害玉米的大虫通常都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子长期的玉米害虫防治中这些害虫对农药产生极强的抗药性,因此鳞翅目昆虫也成为世界上最难防治的农业和林业害虫之一。
2.1. 自然天敌:迟眼蜂、白僵菌、绿僵菌、枯草芽杆菌等。一些天敌昆虫或者寄生性病菌,这些自然天地的利用技术已经很成熟。我在2010年参观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在河西走廊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结合引诱剂有效防止河西走廊育种玉米螟的发生。
2.2. 物理防治:糖醋液、黑光灯诱集等集中捕杀。利用鳞翅目成虫晚上具有正趋光性,使用黑光灯可以有效减少成虫虫口基数。糖醋液是利用鳞翅目幼虫对于一些气味具有趋性,诱杀。
2.3. 性信息素:性信息素是利用昆虫利用气味结合蛋白来寻找寄主和配偶交配。当子园区释放性信息素时,成虫就无法寻找到寄主危害,也无法交配产卵,已经成为防治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一些蛀果性害虫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三、生物防治缺点
3.1 需要周期性补充天敌,重新释放。
3.2 见效慢:自然天敌捕食和寄生的过程需要先寻找和寄生或捕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减小慢,速效性不行;
3.3 成本高:自然天敌需要专门养殖,保质期比较短。养殖成本高,商品化难。释放的过程需要用人力,不能机械代替人工,花费时间长;
3.4 天敌释放需要大面积或者温棚:由于自然天敌的活动性,会向四周扩散,需要大面积释放;
3.5 安全性未知:这里的安全性是指生态系统的安全,当一个物质释放到另一个环境中需要注意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如何有效防止农业害虫
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作为农民我们应时时关注当地植保站对于病虫害的预防通报,这有利于我们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1. 多种防治方式相结合,达到科学防治的效果,使其的危害降低在经济阈值之下。比如,杀虫剂和天敌昆虫相结合,杀虫剂急速降低害虫虫口基数,天敌昆虫长期控制害虫在经济阈值之下。
2. 选育抗病虫害新品种,扩大种植类型。
3.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最后,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单一的防治策略防治效果不佳。高频率、高浓度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害虫抗性产生速度很快。我们应该合理科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治,让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我是恶霸王小五,一个关注农业害虫防治策略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