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每天沉迷于一些app上拼现金,领红包,浪费时间精力赚几块钱,有意义吗?
时间,红包,自己的每天沉迷于一些app上拼现金,领红包,浪费时间精力赚几块钱,有意义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有很多app每天签到做任务都可以领到现金,但是很少很少,利益最大的还是那些app平台。任何一款开发的app都是要赚钱,我们签到做任务的同时,就是无形的给他们打广告。有某个app,签到领到10个碎片,就可以兑换一部华为p30手机,要真是这样的,那个平台早就倒闭了,我想问有几人兑换过了,都是套路。所以每天拼现金,领红包浪费那么多时间赚几块钱,真的没有必要。建议利用那些时间多看点有用的书,多学点知识,比那个拼现金、领红包强强百倍千倍,甚至上万倍,你们觉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自认为浪费时间了,那当然没意义了。人的生命和时间多么宝贵,你把每天花在app上的时间用来做些实际生活生产劳作,会比在app上赚更多的钱。有技术的更不用说,没技术的,工地搬砖或送个快递啥的都能比那些红包赚得多得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意义,这个只感兴趣爱好而已,闲着的时间看看视频刷刷抖音,领点红包这还可以,若用全部时沉迷于一些aPP上,那等于荒废人生,一个人要生活,就得好好去工作努力赚钱,而不是沉迷那些aPP上,那是没意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所谓的看新闻能赚钱”“随时提现不受限”,在“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当人们把使用手机读新闻、看视频、打游戏已经成为一件寻常事的时候,一批打着“看新闻、看视频、走路能赚钱”旗号的赚钱类APP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 赚钱类APP没那么简单 “看个新闻就能把钱挣了”“走走路就可以领钱了”,赚钱类APP一般利用此类宣传语吸引用户,听起来毫不费劲的赚钱方式不禁令人心动,但是这种“看新闻、看视频、走路能赚钱”的APP真的就这么神奇,或者说这么好心吗?? 真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广告随处可见 很多网友反映,在玩游戏、刷微博、看短视频时,经常会看到植入的赚钱类APP广告。比如‘趣头条’‘淘头条’‘微鲤’等等。 除了在各大网络平台植入广告之外,多个应用商城中也存在大量赚钱类APP,涉及多个品类,阅读新闻赚钱、转发文章赚钱、试玩APP赚钱、走路运动赚钱、知识问答赚钱、问卷调查赚钱……关于赚钱类APP的经验贴也在网上随处可见,这些文章大多以诱惑性文字为标题,打着分享经验的幌子为APP做推广。 用户利用零散时间在手机上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获取一定回报,这一诱惑吸引了许多手机用户参与。不少APP采用“第一次注册奖励”吸引用户点击下载,而用户在初期获利尝到甜头后,又会在“成功推荐亲朋好友得奖励”的诱惑下向他人介绍,这些都加速了此类APP传播。 0能赚钱”有诸多限制条件 很多赚钱APP的广告都宣称看新闻、玩游戏...可以赚零花钱,甚至有些广告号称一天可以赚几十、几百元,不仅如此,一些APP还承诺所有的钱当天可提现。 但真实情况是,当很多人感兴趣下载后发现,不仅APP需要绑定微信号、手机号,具体的操作流程很复杂,收益和宣传的也明显不符。有人专门下载了多款相关APP发现,广告上宣传的所谓的金币并不等同于现金,即使折算成现金,往往只有几毛钱,并且只有累计赚到一定的数额后才可提现。然而,按照很多平台的兑换原则,用户至少要阅读四五百分钟的新闻资讯或者观看十几个小时的短视频,才能赚取1元钱或者几角钱。很多人反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赚这1块钱,很不值当。有些平台还要累积到一定数量的金额才能提现,每天都需要完成许多繁琐且耗费时间的任务,实在令人不能忍受。” 任务多,赚钱少?其实赚钱类APP早已为用户埋下了另一个“套路”——通过“拉人头”赚钱。许多APP都设置了丰厚的推荐奖励,与看新闻赚钱相比,这种赚钱方式似乎轻松得多。拿趣头条来说,目前在趣头条上邀请一位用户可以得到9元,邀请越多赚得越多,最高可达13元/位。而以走路能赚钱为噱头的趣步,则将拉人头数量与用户等级、收益挂钩。通过邀请的方式,赚钱类APP迅速在手机用户中推广开来。
违规问题多,APP藏猫腻 这类APP其实存在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更改手机设置等问题。多款APP要求用户必须允许读取地理位置和通讯录信息才可以打开,严重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 此外,很多APP虽然打着新闻资讯、知识普及的旗号,但平台上的内容有不少低俗信息。八卦、猎奇内容很多,有些内容甚至打黄色擦边球,有些内容明显在宣传着一些赌博、暴力的信息。 专家建议:面对诱惑,保持清醒头脑 目前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大部分赚钱类App操作简单,用户利用零散的时间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就会获取一定的回报,因此很多手机用户都会被这些App吸引。 焦聪利律师认为: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坑害人,不能侵害投资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投资权、安全保障权,还有隐私权、免于被打扰的权利。事实上,这类APP存在很多的漏洞,一些程序的营销模式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相似,也容易出现押金违法退还,受广告吸引购买虚假产品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客户的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严重时会出现骚扰电话不断的情况。 望大家对这类所谓的赚钱模式保持清醒的头脑,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会有陷阱,睁大眼睛,小心上当受骗。
上一篇:现在有些农村还是一些城里人想的那样,是一幅山清水秀的画面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