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在我父母眼里什么都是可以凑合的,自己承受过,抑或正在承受的失败婚姻,还要让儿女强忍着再走一遍,为什么?
父母,婚姻,子女为什么在我父母眼里什么都是可以凑合的,自己承受过,抑或正在承受的失败婚姻,还要让儿女强忍着再走一遍,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因为你消极了。原生家庭里,你看到的是凑合、争吵,都是负面的,因此你也抵触恋爱和婚姻。这想法也是我曾经有的,不过现在不是了,彻底改变了。小时候,父母性格不合,常常吵架,父亲强势、火爆、说话冲,又不爱哄人,母亲常常气得哭,可依然做事。我也曾暗暗发誓一辈子不结婚:没意思,除了吵架还是吵架。后来遇上我老公,他对我挺好的,一心一意追求我,我糊里糊涂地感动结婚了。婚后老公上进,收入稳定,处处让着我(我爱人的家庭氛围挺好的)。有空,特别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和父母聚一起,后来我弟弟妹妹一个个也结婚了。我们三姐弟家庭经营得挺好,和和睦睦的。现在父母70多岁了(他们文化不高,原来相对固执),亲眼目睹三儿女的和睦婚姻,都在各自调整改变(当然我们也在调和他们),关系也越来越好。别灰心,生活是美好的,当你遇上,你就感受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看到你的能力…智惠:定力,不能超越他,在眼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路只此一条,传宗接代安家立命乃不变的准则。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传统父母我们改变不了的。幸在你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这就是教育的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的经历和子女不同,那个年代经济条件差,兄弟姊妹多,为了更好的生存,相互之间崇尚彼此忍让,彼此包容,更信奉以和为贵,无私奉献的理念,所以父母经常说:针也过去,线也过去就好,不要较真”,对于婚恋观更是如此!
而到了子女这一代,经济条件优越,子女又少,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当物质能充分满足人的全部需求后,自然就会要求更高更好的精神追求,比如讲究品味,突出个性,追求另类生活等,对凑合二字嗤之以鼻,对于自己的婚姻观,也有了自己的思想,这其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因此,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认同差异,我觉得无所谓好坏,时代不同,造成的价值观,婚恋观念也有异,这都是无可厚非之事。
作为子女,既要尊重父母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正确的价值理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没有经历过更多的。
可以多看看类似的情感节目如《第三调解室》《家有好大事》有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
慎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作为两个问题来剖析:首先作为父辈,他们所经历过的,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也是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的,所以在他们的角度上怎么做都没有错。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儿女,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听父辈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人处理问题能力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跨不过去只能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他们更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你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学会合作才是双赢之道,换句话说,你如果一个家庭都经营不好,你还有什么资格去追求成功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凑和是一个中性词,看你怎么理解了,夫妻幸福的话,对结介绍也是我们凑和的过了,不过还行,知道吗?能凑和下去就是幸福
上一篇:假发可以扎起来吗?怎么弄好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