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步枪在历史上的战斗中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
步枪,火绳,到了步枪在历史上的战斗中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步枪在历史上的战斗中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步枪的发展历史很有意思。冷兵器的发展历史有三四千年,但枪的发展历史仅有不到一千年,但其在十七世纪以后就以突飞猛进的技术革新速度很快取代大刀长矛,成为人类手中最为心爱的杀人利器
步枪的发展按照击发方式来区分可以概括为突火枪—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其中从火绳枪开始,步枪的威力才开始慢慢显现出来,改变着人类的战争形态。
作为火药的老祖宗,中国人最先把火药应用到军事上。南宋时发明了第一代单兵火器突火枪,并随着蒙宋战争传到蒙古,又随着蒙古西征传到欧洲。不过突火枪威力有限,使用不方便,怕雨怕潮,所以在对战斗胜负的影响有限,所以当时的战争双方还是以大刀对砍为主。
到了十六世纪初,欧洲军队开始装备火绳枪,葡萄牙、西班牙借此枪横行世界各大洲大洋。随后这种火绳枪随着葡萄牙人的远航几乎同一时间传入当时还是明朝的中国,以及处于战国时代的日本,而两国对这种枪非常重视,很快将其装备部队,明朝兵仗局还对其仿制制成中国自己的火绳枪——鸟铳。
此后两国在万历援朝抗倭战争中上演了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热武器对决。有了火绳枪,骑兵冲锋作战变成自杀行为,参考日本战国长筱之战。
再到十六世纪下半叶,用燧石摩擦火花击发的燧发枪逐渐取代火绳枪,成为欧洲部队的标配。虽然击发方式改进了,但是由于精度不高,所以欧洲人一般会采用阵列射击的方式(站立射击)先对撸,虽然看起来像自杀,但其实没那么恐怖。随着双方阵营的接近,最后进行白刃战。
大英帝国靠这种燧发枪,一万人打败了几十万清军,而清军手里拿的还是明朝的鸟铳。
工业革命时期,步枪的击发技术、线膛技术、弹药技术开始突飞猛进,于是更先进的线膛击发枪、连珠枪都被发明了出来,枪械已具备现代雏形,杀伤力、射程、精度有大幅度提高,不过各国的战术还没有及时适应这种武器的更新换代,脑子里还是以前那套阵列射击的老思路。
此时美国内战爆发,于是南北双方使用新型枪支、用着老一套阵列射击战术,开启了一段排队枪毙的时代。美国内战也就打了四年,却阵亡了65万人,伤了40万人。自此以后阵列射击被历史淘汰,士兵们在战场上开始匍匐射击。
于是适应现代枪支的现代战争形态逐渐形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敌我双方的杀伤范围都大大扩大,士兵单兵素质门槛降低,一个十岁的娃娃兵拿一杆步枪可以杀死一个50米开外的成年士兵。
将对手置于死地不再那么可怕,只需要扣动一下扳机,就像瞄准镜里的游戏一样,战争也随之变得更加残酷。单兵素质门槛降低,让敌我双方投入兵力都会增加,杀伤范围扩大,又让伤亡也随之扩大,一战二战几千万人的伤亡放在冷兵器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欢迎关注我哦,本回答乃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步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应该说是地面部队的火力骨干,尤其是无烟火药出现以后,步枪的射程、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日俄战争开始,火炮开始取代步枪的位置,到了一战以后,世界主要国家的陆军的主要火力输出已经从步枪改成了各种火炮,而中国陆军是到抗美援朝战争才完成了这个转变。
从火药开始使用以后,经过数百年的漫长演化,到了19世纪,步枪的性能已经是有了很大的提高,步枪的射程、精度、发射速度提升很快,不过由于还是使用黑火药作为子弹的发射药,所以步枪的射程还是无法和现在相比,但是由于米涅弹头、膛线定装弹药的使用,原来的线式战术开始逐步被各欧洲国家军队淘汰,而各种弹仓步枪的出现使步枪的发射速度也有了巨大的提高,不用再像拿破仑战争时候那样,装子弹还得用通条捅。
这个就是连珠步枪,枪管下边的是弹仓,这种连珠步枪打完一枪用手向前拨一下扳机护圈,子弹就可以重新上膛,这种家伙在美国的西部片里边经常可以看到。
这个是1877年俄国使用的伯丹步枪,上边的2张是伯丹2号步枪,下边的是伯丹1号,这两种枪都是单发步枪,枪里边只有一发子弹,打完以后要重新拿一发子弹出来,重新在装上,这样的话可能不如用手拨一下方便快捷。
使用伯丹2号步枪的俄军士兵,这种老古董到了一战那会,俄国还有大约30万支的库存。
在1877年,俄国和土耳其进行的第9次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军队在普列夫纳的城外,使用可以快速发射的温彻斯特连珠枪,是打得使用伯丹2号单发步枪的俄军是死伤惨重,据说进攻这里的10万俄军死伤3万多人,而土耳其的守军只有3万人,据当时的记载,土军在距离俄军200码左右的距离上放下了手里的枪,俄军士兵根据手中自己的武器性能判断,土军应该没有机会开第二枪了,于是开始集团冲锋,而到了100码的时候,遭到了土军连珠步枪的集中射击,俄军士兵手中的单发步枪根本无法与其抗衡。俄军在7月30日、9月11日用同样的战术发动进攻,被土耳其人用速射步枪打得大败,从此欧洲国家淘汰了单发步枪,开始换装带弹仓的步枪。
不过,这种情况到了一战之后就有了改变,由于火炮地位的提高,到了二战时期,各主要参战国的步枪基本上还是一战时的玩意,顶多是锯短了枪管以方便携带。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在设计的路上缺少不了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